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产业结构分析
2005年全国渔业产值4180亿元由五部分组成,其中内陆养殖产值占45.9%,海水养殖产值占22.5%,海洋捕捞产值占21.1%,内陆捕捞产值占5.8%,水产苗种产值占4.7%。全国水
产内陆养殖和海洋产值占比(68%)远远超过海洋捕捞和内陆捕捞产值占比(27%)。“十五”期间全国水产品总产量年均增长为3.87%,较之于“九五”期间水产品年均增长11.05%放慢了许多,但渔业的产业层次提升,产业结构优化,总产值保持较大增长。据农业部渔业局统计,全国十大名优品种(鱖鱼、青鱼、鲶鱼、乌鳢、蟹、龟、蛙、虾、海参、鲍鱼)2003至2005年年均增长12.24%,远高于全国水产产量同期年均增长5.62%。
海产品与淡水产品相比,在养殖方式、养殖种类、价格走势和加工比例上有较大不同。我们认为,海产品养殖优于淡水产品养殖。水产品中的名优产品和水产品加工业处于行业成长期,传统水产品处于成熟期,海洋捕捞业处于衰退期。根据台湾水产经验,水产品成长期和成熟期持续时间都较长。
水产养殖和加工企业由于其对天然资源依赖程度高,再加上行业资本累积处于初级阶段,因而企业集中度偏低。不过,由于养殖业所具有的高回报率,国内水产行业龙头企业要么是引进新的养殖品种、扩大生产能力;要么是低成本收购同行。大连獐子岛(65.01,-0.24,-0.37%)企业购买山东荣成的一块养殖海域后,养殖范围从渤海扩大到黄海;山东好当家(7.18,0.12,1.70%)公司收购乳山市三千亩海域后,再购买邻村的四千亩海域;洞庭水殖(3.09,-0.02,-0.64%)公司继2005年收购安徽黄湖17.8万亩后,2006年又通过上海的合资公司收购了江苏阳澄湖大闸蟹股份有限公司57%股权。而水产加工企业多数通过投资新厂来增加加工规模,较少使用并购同行的方法。
未来将稳定增长
从最近十年(1996-2006)看,海水养殖产量增长率波动高于淡水养殖产量增长率波动,不过,两者增长率的平均数在最近八年趋于接近,每年平均增长6%。2006年上半年全国水产品产量达到2132万吨(同比增长5.14%),其中海水产量1148万吨,淡水产量984万吨,同比分别增长3.57%和7.27%。我们预计,2006年全国海水养殖和淡水养殖产量增长率分别为5%和6%,其中名优水产品和水产加工业增长率为12%。
我们认为,随着民众收入提高和生活质量提高,水产品消费量将稳定增长,水产品市场供需基本平衡。据对全国60家水产品批发市场价格信息采集分析,2006年上半年水产品市场综合成交平均价格为13.21公斤/元,比上年同期下降1.2%,其中海水产品和淡水产品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1.6%和下降4.5%。海产品价格走势预计将强于淡水产品。内陆池塘养殖方式(产量占全部内陆养殖产量的70%)水产品由于过于追求养殖产量,轻视质量,造成淡水鱼内质欠佳,销量减少,价格走低。湖泊和水库养殖方式的水产品不仅单产水平远低于池塘养殖单产,水产质量也优于池塘养殖方式,其价格走势相对要平稳一些。
业内上市公司点评
2005年全国七个重点海水养殖大省(山东、福建、广东、辽宁、广西、浙江和江苏)产量占全国海水养殖产量96%,同时,七个重点淡水养殖大省(广东、湖北、江苏、湖南、江西、安徽和山东)产量占全国淡水养殖产量66%。海产品捕捞、养殖和加工上市公司有三家来自山东(中鲁渔业、好当家、东方海洋),一家来自于辽宁(獐子岛),一家来自于中农发集团公司(中水渔业(2.84,-0.04,-1.39%)),广东原有一家上市公司(粤金曼)已于2001年退市。淡水养殖公司二家来自于湖北(武昌鱼已转型到别的行业,蓝田股份2003年已退市),一家来自于湖南(洞庭水殖),苏、皖、赣三省没有相应上市公司,尤其是江苏省,养殖河蟹产量达到22.7万吨,占全国产量的51%,却无上市公司。
我们从规模、品质、产业链和估值四个因素出发,选择出的投资对象为:好当家(推荐,风险中等)、獐子岛(观望,风险小)、洞庭水殖(推荐,风险略大)。
南方渔网编辑:黄倩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