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近年来不断发生水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如“对虾出口欧盟氯霉素事件”、“鳗鱼出口日本恩诺沙星事件、孔雀石绿事件”、“雪卡毒素中毒事件”、“广州管圆线虫事件”、“多宝鱼事件”等等,引起了消费者对水产品的普遍关注和恐慌。市民因此发出疑问:我们还敢吃鱼、虾等水产品吗?
我市是水产品生产大市,尤其是罗非鱼产量约占全省总产量的1/3,全国的1/8。水产品质量抓得好,不但事关市民的口福,也是提高我市渔业竞争力的必然选择。昨天,市政府召开全市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会议,副市长陈亚春参加会议并作讲话。大会还表彰了水产品安全管理工作先进单位。
罗非鱼、对虾药残监控合格率99%
记者从会议上了解到,市民对我市水产品完全可以放心食用,对于水产品质量安全监控特别是水产品药物残留监控,我市逐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目前,我市开展的水产品药残监控工作基本涵盖了苗种生产、养殖等环节,涉及养殖、渔药和饲料等产品,监控项目包括氯霉素、呋喃类、孔雀石绿、己烯雌酚、甲基睾丸酮、恩诺沙星、环丙沙星、磺胺类、土霉素等重点出口监控项目,确保我市水产品质量安全。此外,自2003年起,我市组织制订并实施《茂名市水产品质量安全监控行动计划》,对全市的罗非鱼和对虾二个养殖主导品种进行了药物残留监控,每年的6月份和9月份分两次抽样,送到农业部和省海洋与渔业局指定的检测机构进行检测,监控结果表明,所检测的成鱼(对虾)样品全部合格。记者还了解到,除去年成立的茂名市渔业质量监督检验站,市海洋与渔业检验检测试验中心1200平方米的实验室最近也已经正式投入运作,填补了我市海洋与渔业质检机构的空白,将切实担负起水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任务。
顺利通过
美国FDA检查
我市水产养殖面积近80万亩,年产量87万吨,年产值43亿多元。但无可讳言,我市水产种苗生产环节,尚存在一些问题。
因此,去年以来我市根据《渔业法》、《兽药管理条例》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等相关法规,开展了两次重点针对罗非鱼、对虾养殖及种苗生产过程违法使用禁用药物的全市性水产品质量安全综合执法检查行动,共检查对虾、罗非鱼养殖及种苗生产企业70多家。结果表明,我市水产养殖的种苗生产环节,尚待进一步监控和规范,已依法对其中2家罗非鱼苗种场、1家对虾苗种场发出了整改通知书,对其中4家虾苗场实施没收违禁药品并罚款处理。
通过专项整治行动,我市对虾、罗非鱼养殖及种苗生产企业生产行为得到进一步规范,生产环节中使用氯霉素、孔雀石绿等违禁药物的行为基本得到遏制。经检验,我市2006年第二批水产品药物残留抽检合格率达到100%。
我市积极开展水产品药物残留监控,对个别水产养殖及种苗生产企业养殖生产中滥用抗生素、激素类药物的现象,起到了威慑作用,并为推动加强渔业投入品管理、追溯水产品污染源头、实施水产品市场准入等监管措施提供了科学依据,促进我市水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全面提高,确保水产品出口贸易顺利进行。去年9月,我市顺利通过了美国FDA对水产品药物残留监控工作的检查。
南方渔网编辑:张弘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