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深秋时节,宁夏灵汉渔业合作社“游”入包头市水产市场的1万多公斤鲜鱼,不到20天,便以每公斤高于当地同类产品2元的价格销售一空。秘诀何在?宁夏渔业协会副会长朱汉成道破天机:鱼背鳍所悬挂的“灵汉”绿色食品标志。
自治区农牧厅昨天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全区31个养殖品种通过农业部无公害产地认证,76%的渔业养殖面积通过无公害认证,高于全国渔业产地平均认定率31个百分点,位居全国前列。
宁夏河套灌区已形成100多万亩低洼盐碱荒地、384万亩各类湿地,其中湖泊湿地180多万亩,十分适合发展水产养殖。如何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在丰富城乡居民“菜篮子”的同时,带动农民增收?宁夏农牧部门选准水产养殖无公害标准化生产和创造优质品牌这个载体。
据了解,在水产专家的指导下,宁夏全面启动了渔业水域环境监测和水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工作,在全区13个市县、2个国营农场设立水质监测点113个,确保水质全部达到无公害水产品要求指标;按无公害标准生产,实现水产品种苗、饲料统一配送、技术员全程监控、成品统一检验等制度,同时相继建立起16.3万亩具有一定辐射带动作用和科技水平的无公害养殖基地,占全区水产养殖面积的58.2%;通过无公害产地认定的达21.2万亩,占全区养殖面积的76%。
农牧厅厅长赵永彪告诉记者,有了无公害认证这个“护身符”,宁夏的“虾兵蟹将鱼司令”不但实现了“有名有姓”闯市场,而且身价倍增。如今,宁夏已成为西北五省区重要的渔业生产基地和水产品集散中心,宁夏鲜活水产品总量的70%销往甘肃、内蒙古、青海、西藏、陕西、山西等地。“宁夏鱼”还不远万里越过喜马拉雅山,“汇集”尼泊尔。2006年,全区水产养殖面积达28万亩,水产品产量6.5万吨,从渔农民人均纯收入4600元;全区人均水产品占有量超过11公斤,居西北地区首位。
南方渔网编辑:黄倩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