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12月23日,在一阵阵鞭炮声中,赤峰市克什克腾旗达里湖渔场三个捕捞队破冰、祭海、泡网,宣告了达里湖渔场今冬捕捞工作的正式开始。
24日,是冬捕出鱼的第一天,打眼、走杆、穿绳、下网,在经过捕鱼工人一上午的忙碌后,下午一点多钟,分布在湖区不同区位的三张400多米的沉重大网在拉网机的牵引下相继被缓慢的拖上冰面。在一队出网口,笔者有幸观看了出鱼的全过程:网内的鱼儿噼啪乱撞,随着网口的拉开,一条条银白色的华子鱼和黑灰色的鲫鱼不时跃出,或是翻回到网内,或是摔在冰面上......该队蒙队长拿一根长长的杆子往网中一探,高兴得对大家说:“红网,这一定是红网。”据捕鱼工人讲,一般够上2万斤的就称为红网,像这样的情况在前几年并不多见,要是头一天打鱼就遇上红网就更难得了。一位捕鱼工人一边往车上装鱼,一边兴奋地说:“今天太高兴了,头一天就打个红网,这预示着我们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他顺手抓起一条华子鱼说:“你看,今年的鱼个又大又匀称,看来还是环境保护、养殖增值效益高啊!”下午4点多钟,捕鱼工人们迎着凛冽的寒风,随着拉鱼的拖车,一路欢笑,满载而归。
素有“草原明珠”美称的达里湖是内蒙古第二大内陆淡水湖,现有水面223平方公里,是由达里湖、岗更湖和都日诺日湖三部分组成,湖内盛产的鲫鱼、瓦氏亚罗鱼(俗称华子鱼),被称为草原秀水中的“绿色食品”。然而,长期以来由于湖区周边草地未能得到及时围封和治理,植被遭到严重破坏,加之连年干旱和无节制的捕捞,湖面不断萎缩,湖水PH值也在逐年升高,鱼产量低且个头参差不齐。为了让达里湖资源得到永续利用,渔业和旅游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渔场不断加大湖区周边生态环境的建设和保护力度,并采取人工扩繁、人工接卵,去年又实行春夏两季休鱼和控制冬捕产量等措施,扩大鱼的种群数量,使达里湖鱼得到休养生息。渔场在养殖增殖、控制捕捞量的同时,注重提高达里湖鱼的品牌效应,在一定幅度内提高了鱼的销售价格。今年达里湖预计捕捞指标63万斤,截止目前已接订单40多万斤,尽管捕捞数量有所降低,但产值却创历史最高,将达到800多万元。
南方渔网编辑:黄倩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