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经过27天的航行后,中科院水生所科考1号考察船昨天经上海复兴岛码头驶向武汉。至此,历史上最大规模的长江淡水豚类国际考察活动行程过半。让科考人员失望的是,目前尚未发现任何一头白鳍豚,而且江豚的数量也远远少于之前。
“这次科考活动的考察结果令人担忧,如果不及时开展保护行动,江豚将与白鳍豚一样面临灭绝。”据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副所长王丁介绍,此次科考有关江豚数量及生存状况的最终报告将于半个月内出来。这将是目前为止第一份关于白鳍豚的详细统计,也将是有史以来最可靠的白鳍豚数据。与此同时,长江水质的检测报告也将于本月出炉。
作为史上规模最大的对长江淡水豚的一次科考活动,此次活动集结了来自中、美、英、德、日、瑞士6国顶级研究豚类的科学家,整个考察活动预计持续6周。上次对豚类的考察在1997年至1999年间,当时考察出白鳍豚的数量不及100头。而根据上世纪80年代初专家考察,长江中曾生活着400头白鳍豚。
“江豚数量也在急剧减少,1993年前还约有2700头,但到1997年锐减为2000头,这次发现的数量又有所降低,我们沿途发现了1000头左右。”白鳍豚考察队组织者、白鳍豚基金会会长AugustPluger说,白鳍豚的逐渐消亡可以看成是中国淡水区域受到威胁的信号。王丁告诉记者,“春天的时候,我们曾接到过渔民的报告,说看到了白鳍豚。”但科学家并不能以此作为白鳍豚尚存的依据。据介绍,如果在调查的水域内发现白鳍豚,将设法把白鳍豚转移到位于湖北石首市的天鹅州半自然白鳍豚保护区内。
瑞士联邦环境与技术研究院的
BeatMueller称,根据考察,长江作为地方大型哺乳动物的栖息地正在遭受着许多危害,比如支流以及长江海岸线严重的堰塞和回水,栖息地遭到破坏,通道堵塞,过度捕捞,拥挤的水上交通以及随之而来的污染,导航及通讯带来的噪音。“长江的水质究竟是怎样的一个情况,还要等所有的检测完成以后才能得知,但我们不敢想象这样的交通会对生存在长江里的白鳍豚和江豚造成怎样的恶劣影响。”长江水质的检测报告将于12月出炉,目前还有待在SGS中国环境实验室做具体的水质检测工作。
据介绍,这支考察团队员有专家25人,其中外方专家13人。首席科学家是来自美国国家海洋与大气管理局西南渔业研究中心的皮特曼博士,作为世界上最著名的鲸类野外观察专家,他已在野外观察到几乎所有种类的鲸类动物,但还没有观察到野生的白鳍豚。此次科考队从武汉沿长江顺流而下,直至三峡大坝,从那里考察队向上海的长江入海口处行进,再原路返回至武汉。
[新闻资料]
拯救白鳍豚刻不容缓
世界上现有淡水豚5种,白鳍豚是其中数量最少的一种,且为我国所特有,并因其稀有和美丽而享有“水中熊猫”和“东方女神”的美誉。白鳍豚仅分布于长江中下游湖北、安徽、江苏段的干流中。经济发展和人类活动对白鳍豚的生存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影响。野生白鳍豚的数量估计已不足100头。拯救白鳍豚,已到了刻不容缓的时刻。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