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今年9月2日,本报报道了我市溧阳地区一些鱼体出现发黄现象,该事件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日前,经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鱼研究中心检测,无论是病原体、饲料,还是环境,都尚无确切的证据表明是直接的致病因素。目前,相关专家正在寻找“变色鱼”的确切原因,以防止类似的情况再次出现。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鱼研究中心谢骏副主任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变色鱼”主要由直接因素和间接因素造成。直接因素是病原体、营养和环境。间接因素则有细菌感染、寄生虫、养殖方式、重金属、气候等方面。今年9月,淡水鱼研究中心对发生“变色”的鱼塘水质和饲料进行了检测,对鱼体病变部位做了病理切片检查,作出了推论:“变色鱼”与饲料无直接关系。
苏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叶元土教说,从现有的研究报道来看,鳊鱼、草鱼体表发黄现象尚无学者报道与饲料和添加剂有关。此次鱼体发黄现象主要集中在一个区域,其他同样使用该饲料的养殖户则无此现象,在同一个养殖户随后的采样中,又很难采集到体表发黄的鳊鱼样本,所以饲料因素是否能直接导致鱼体发黄现象还尚待进一步研究。
为了找到鱼体发黄的真正原因,11月29日,国内的水产专家在通威股份无锡分公司召开了分析座谈会。与会专家认为:鱼体发黄可能是由于平时有细菌感染、寄生虫的侵袭、药物的使用、高密度的养殖方式、不良的水质等各种已知的和未知的间接致病因素造成鱼体肝胆系统的不良状态,在连续高温的捕捞等因素的刺激下,引起鱼体过度反应,造成胆汁通过组织间隙而外溢,从而有鱼体发黄现象。
近来,食品安全俨然成了绕不开的话题。通威股份无锡分公司总经理苏向前告诉记者,作为全世界最大的水产饲料企业,通威向常州乃至全国饲料同行发出承诺:为社会提供健康安全的产品,还养殖行业一个健康明净的天空。
南方渔网编辑:黄倩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