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一条从美国东海岸引入的黑石斑鱼,在青岛三高大菱鲆研究所有限公司科研人员手中,历时3年科技攻关,成功完成驯化及人工繁殖技术研究,有望为我国海水养殖产业增添一个全新良种。近日,在市科技局主持的成果鉴定和项目验收会上,来自中科院海洋所、中国海洋大学、省海水养殖研究所、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和市渔业技术推广站等单位的专家对此给予高度评价,认为项目总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堪称是继大菱鲆后中国海水养殖种苗业的又一重大突破。
据青岛三高大菱鲆研究所有限公司科研人员介绍,美洲黑石斑鱼分布在西北大西洋的美国和墨西哥湾沿岸,是一种极为名贵的食用、游钓和观赏鱼类,具有营养价值高、味道鲜美、可食性强等品质,深受世界各国消费者喜爱。但由于天然捕捞量逐年减少,因而在美国、加拿大和日本等国,活鱼供不应求。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雷霁霖带领科研人员通过研究发现,黑石斑鱼属广温、广盐、暖温性鱼类,具有病害少、抗逆性强、喜食配合饲料、生长快、产量高等特点,特别适合在我国山东、浙江和福建等海区进行深水网箱、工厂和池塘养殖,便下决心进行引种驯化。
2003年,该课题被列入青岛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并获得相应支持。3年来,科研人员在位于即墨的青岛国家海洋研究中心水产种苗试验基地内,先后完成了美洲黑石斑鱼的引进、饲养和驯化技术研究,驯化存活率达90.6%;体重2.5克的鱼苗经1年驯养体重达541克;在亲鱼培育过程中,采用营养强化和光、温调控等技术措施,雌鱼性成熟提前半年、雄鱼性转化提前1年,并在不使用任何激素的条件下实现自然产卵和受精;首次系统开展了黑石斑鱼胚胎和仔稚幼鱼发育与生态学和生理学研究,创建了符合我国国情的全人工苗种规模化繁育工艺流程;首次实现黑石斑鱼苗种规模化生产,共计生产商品苗102.7万尾。
市科技局海洋科技处有关专家认为,黑石斑鱼的成功引种驯化和规模化繁育成功,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对于我国海水养殖业尤其对正在大规模发展的深水网箱养殖提供优质良种、产品加工外销等方面,具有深远意义。专家同时提出建议,政府部门和相关企业应进一步推进海洋科技产业重大创新成果转化,使其尽快实现产业化。
南方渔网编辑:黄倩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