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水产渔政部门监测估计银鱼主要集中在大宁河一带,数量相当可观,正进行控制性捕捞
三峡成库后,水面变宽,水环境改善,不少已经消失了多年的鱼类又重新现身。多年前已消失的银鱼今年在三峡库区大量出现。
从11月中旬到现在,巫山渔民已从长江和大宁河水域打捞起了5吨左右银鱼。据巫山水产渔政部门监测估计,该县水域内银鱼允许捕捞量在20吨左右。如此多的银鱼在三峡库区出现尚属首次,为保证其良性发展,渔政部门已采取了一些必要措施,进行控制性的捕捞。
外地鱼商闻讯赶来
近段时间,巫山渔民在打捞过程中发现,往年很少见的银鱼越来越多,“刚开始大多数人都不认识它。运气好一网可捞起15—30公斤。”一些渔民介绍说。
银鱼一般生长在我国东部近海和各大水系的河口,为什么在内陆库区会大量出现呢?巫山水产渔政站助理工程师王春生介绍,2003年蓄水以后,库区水域增宽,流速平稳,非常适合银鱼等小型经济鱼类生长,另外银鱼以浮游动物、小鱼、小虾为食物,库区水环境的改善也为它提供了合适的生长环境。
据悉,从今年开始,在库区上游的万州、涪陵等水域也发现了银鱼的踪迹,且数量不小。
巫山出现大量珍贵银鱼的消息不胫而走,闻讯赶来的外地鱼商纷纷上门收购,并在巫山沿江的库岸护坡上,拉起数十米长的塑料网,将银鱼自然风干,然后统一包装销往外地,银鱼鲜品的价格也因此看涨。
巫山水产渔政部门监测估计,该县水域内的银鱼数量相当可观,银鱼主要集中在大宁河一带,今年的允许捕捞量大约在20吨左右。
应采取措施科学发展这一产业
巫山水产渔政部门人员介绍,三峡成库后,水体发生了变化,不少适应流水的鱼从库区迁徙到了长江上游,而不少适应静水生活的鱼类则在库区频频出现,如花鲢、白鲢、草鱼、虾等以前长江里很少,而现在数量特别多。
鱼类种群的变化,为整个三峡库区发展水产业带来了良好机遇。有关人士呼吁:各地应采取合理措施科学发展这一产业,增加渔民收入。(记者 梁剑 通讯员 肖光礼)
相关链接:
银鱼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被认为是“长寿食品”和“水中的软白金”,是重要的经济鱼类。
银鱼一般生活在东部近海和各大水系的河口,个体小,细长近圆筒状,大部分体长6至8厘米,没有鳞片,通体透明,细小的鱼刺历历可数,夜间在水中发光,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它的头平扁,吻短,吻的两侧稍向内凹;眼小,似嵌在鱼体上的两个黑点,闻起来有黄瓜味道,全身可食用。鲜品和鱼干,适合煎、炸、煲汤等多种烹饪。主要出口日本等国家。
银鱼虽然珍贵,但它是一年生鱼类,不属于珍稀保护品种。尽管如此,过度捕捞,也会影响到银鱼的繁衍。
南方渔网编辑:黄倩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