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水产新闻 | 独家专题 | 渔商阿里 | 渔资团购 | 水产人才 | 市场行情 | 水产技术 | 对虾网 | 会议展会 | 水产视频 | 水产论坛

企业推广

  • 资讯
  • 技术
  • 产品
  • 企业
  • 招聘

搜鱼高级搜索对虾  罗非鱼  金鲳鱼  草鱼  石斑  泥鳅  黄鳝  海参  小龙虾  鳗鱼  大闸蟹  

中国水产论坛
当前位置:首页 > 水产新闻 > 国内新闻 > 加工贸易 > 正文

构建可持续渔业发展体系 加快新渔区建设步伐

发布时间:2006/10/30 16:08:00  来源:青岛新闻网  编辑:  我来说两句我来说两句(0)
旺旺好渔资电商平台
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市海洋与渔业局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依托自身优势,加快发展高效渔业、生态渔业、安全渔业、品牌渔业,努力构建可持续渔业发展体系,加快社会主义新渔区建设步伐。2005年,全市完成水产品总产量127万吨,实现水产品总产值89亿元,渔民人均收入9200元,是全市农民人均收入的1.6倍。

  一、突出发展新型高效渔业,全面提升渔业整体素质
  
  近年来,面对港口、旅游等其他海洋产业快速发展、渔业发展空间受到很大限制的新形势,该局立足于发挥海洋资源优势和海洋科技优势,通过调整优化渔业经济结构,不断培育优势产业,突出发展以高科技、高标准、高投入、高产出为内涵的高效渔业,增强渔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一是大力发展深海抗风浪网箱养殖,充分利用海岛资源,拓展养殖空间,形成以海岛为基点、海岛周边为重点的深海开发格局,并积极争取国家及青岛市的扶持政策,拓宽融资渠道,促进了深海抗风浪网箱养鱼的快速发展。目前,全市深海抗风浪网箱已突破1000个,可年产商品鱼6000多吨,实现产值3亿多元,成为我国北方最大的深海抗风浪网箱养殖基地。二是大力发展高标准池塘养海参。通过认真发动,典型示范,我市的虾池改造养海参得到快速发展,目前全市虾池改造养海参已发展到2.4万亩,年可产海参10000吨,实现产值10亿元。为提高该养殖模式的发展水平,2005年我市启动实施了青岛市海珍品健康养殖示范基地项目,总投资近1亿元,计划建设高标准养参池3500亩,预计年可生产海参1600吨,实现产值1.6亿元,并以此带动形成大规模开发、高标准建设的池塘养殖发展格局。三是大力发展工厂化养殖,通过政策引导、项目带动等形式,不断扩大工厂化养殖规模。目前,全市工厂化养殖总面积达到60万平方米,年可生产各种鱼类10000吨,产值6亿元。为科学发展工厂化养殖业,该局于2004年规划建设了青岛市海水工程化养殖示范基地,目前已累计完成投资3亿多元,初步建成了现代化的渔业园区。

  二、完善水产良种体系建设,稳步壮大水产苗种产业

  根据《青岛市水产苗种管理办法》的规定,全市实施推行了苗种生产许可证制度。目前,在全市150余家水产苗种场中,已有110家依法办理了苗种生产许可证,发证率超过70%。同时,我市还加大对育苗设施进行现代化、标准化改造的力度,大大提高了水产良种生产的能力和质量,使全市的水产良种覆盖率达到80%以上。在农业部和市政府的扶持下,投资8000余万元,建成国家级青岛罗非鱼良种场、国家级青岛海湾扇贝良种场、国家级青岛菲律宾蛤仔良种场3处,正在建设国家级青岛对虾良种场和国家级青岛鲆鲽类良种场两处,并认定省级水产良种场6家。另外,为搭建育种技术创新平台,市政府从2001年开始组织中科院海洋所、水科院黄海所、中国海洋大学、省海水养殖研究所四个单位,联合建设国家海洋科学研究中心水产种苗产业化基地。市政府为此无偿拨付230亩土地和2500万元的资金给予扶持。目前,基地已累计完成投资2亿元,建成育苗、养殖车间4.3万平方米,年育苗能力100亿单位,已成为“规模全国最大、档次国内最高、科技含量国际一流”的集苗种繁育、水产养殖、饲料加工、科学研究等功能于一体的科技成果转化基地。

  为调整优化养殖品种结构,积极做好名优新品种的引进推广工作,我市先后成功引进并推广了漠斑牙鲆、大西洋牙鲆、黄金 、半滑舌鳎、中华鲟、美国黑石斑等名优品种,大大提高了我市水产良种覆盖率。

  三、深入实施科技兴渔战略,渔业科技应用步伐明显加快

  青岛是我国著名的海洋科技城,汇集了国家海洋科学研究中心、水科院黄海所、中国海洋大学、中科院海洋所等海洋科研教育机构28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16个,全市已拥有近万人的海洋科技队伍,其中高层次海洋专家约占全国的50%,涉海两院院士15名。近年来,市海洋与渔业局充分依托海洋科技优势,密切与驻青海洋科研院所的联系,关注渔业发展的前沿科技信息,采取多种方式,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步伐,承接了10多项国家“863”项目和“948”项目,50多项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和20多项重点渔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先后攻克高密度养殖病害防治、工厂化养殖污水处理及再利用、深海养殖技术、高效环保渔用饲料研制、高产抗逆无特种病原的优质苗种培育、贝类质量安全控制等技术难题。同时强化公益性服务职能,加大渔业技术推广力度,不断增强科技服务水平,开通了渔业科技咨询热线,开展了“送科技下乡”活动,组织渔业技术推广人员到重点渔业乡镇进行技术服务,投入200余万元,免费发放技术资料3500余册,举办培训班70余期,对5000余名渔业劳动力进行了实用技术培训,提高渔民的从业技能;启动了“渔业科技入户”工程,在驻青科研院所中聘请了8名专家做顾问,在沿海6个市(区)海洋与渔业系统内招聘40名渔业技术指导员,选择80个渔业科技示范户,辐射、带动周边400个渔户,示范推广8个主导品种和8项主推技术,并安排专项资金予以扶持,努力提高示范户水产品产量与经济效益。通过上述工作的开展,科技在渔业发展方面的贡献率达到90%以上。

  四、实施近海渔业资源修复工程,提高渔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近年来,针对近海渔业资源日渐衰退的现状,按照《中国水生生物资源养护行动纲要》的要求,坚持资源养护与修复并重原则,将渔业资源增殖放流、建设人工鱼礁作为恢复近海渔业资源,增加渔民收入,促进渔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一是开展科学论证,先后组织专家对古镇口湾、胶州湾和崂山湾等海域增殖放流进行全面论证,并详细制定增殖放流计划,积极探索地方特色优势放流品种。二是加大资源修复工作扶持力度,近三年共安排资金500余万元,在胶州湾、崂山湾、古镇口湾等重点海域放流对虾2.9亿尾,海蜇3300万只,梭子蟹850万只,底播增殖魁蚶1000万粒。同时委托驻青科研院所进行跟踪调查,投入产出比1:10左右,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三是启动了人工鱼礁试验区的规划工作,委托有关院所编制了大公岛海域人工鱼礁建设方案,计划利用5年时间在大公岛东南部海域建设10个人工鱼礁区,共40座人工鱼礁,总投资3000万元。成功引进青岛博凯国际贸易有限公司人工鱼礁建设项目,计划在我市马儿岛海域建设6平方公里的人工鱼礁,有50个小礁群组成,投放5种类型礁体共640个,总投放量达到20万立方米以上。项目建成后可形成“万亩海洋牧场”,达到增殖渔业资源,同时,也可发展休闲渔业和生态渔业,实现渔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目标,促进渔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五、狠抓水产品质量管理,保障水产品食用安全

  为提高水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保障水产品食用安全,我市还加大宣传力度,引导渔民树立以人为本和以质取胜的发展理念,全面实施全过程质量管理,先后出台《青岛市创汇渔业安全纲要》、《无公害水产品管理规定》,同时狠抓渔业质量标准、监督检测、技术推广三大体系。一是投资880万元建设了水产养殖病害防治中心、渔业环境监测中心和水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加强对药物残留、渔业水域、水产苗种和产品质量的监控,同时制定全市水产品质量抽检计划,对全市辖区内的无公害水产品生产基地、重点水产养殖场,每两个月为一个周期,进行产品质量安全例行抽检,对一些规模较小的养殖单位及个人则采取不定期的抽检。2006年共完成了300多个批次产品的抽检工作,重点抽检鱼类、虾类和贝类等大宗水产品。根据抽检结果来看,我市无公害水产品生产基地及重点水产品养殖单位的产品是安全的,基本没有发现使用禁用药物的现象。二是认真开展渔业标准化生产技术的推广,先后制定了工厂化养虾、工厂化养鱼、池塘养参、杂色蛤底播养殖等10个地方无公害水产品养殖技术标准,提高渔业标准化水平。三是加强对渔用投入品的监督管理力度,督促和指导养殖单位严格遵循国务院颁布的《兽药管理条例》规定使用各种水产养殖投入品,重点加强对无公害水产品生产基地的养殖过程实行生产记录、水质状况记录、渔用投入品使用等记录情况的监管,禁止使用国家禁用的渔药、添加剂等渔用投入品,大力推广使用绿色渔药、生态制剂,实现水产养殖的清洁生产,确保水产品的质量安全。四是认真实施无公害水产品行动计划,积极推进无公害水产品生产基地认定及产品认证推荐工作,全市已认定无公害水产品生产基地50家,组织认证无公害水产品22个。

  六、加快外向型渔业发展,增创水产品进出口优势

  青岛是我国最大的水产品加工出口基地。近年来,我市依托深水大港优势,大力实施经济国际化战略,把扩大水产品出口作为渔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举措,不断提高水产品市场竞争力,积极为水产品生产者、采购商、贸易商搭建交流平台,进一步扩大我市水产品的国际影响,多元化开拓国际市场,有力地促进了水产品进出口贸易的快速发展。同时,狠抓龙头企业建设与品牌创建工作,不断提高水产加工品的市场竞争力。我市有7家企业(基地)荣获全国农产品加工业示范企业(基地)称号,7家企业被评为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4家企业被评为农业部农产品加工企业技术创新机构;“正进牌”、“亿路发牌”冷冻调理水产品被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评为2006年“中国名牌”产品,实现了我市水产品“中国名牌”零的突破,1种水产品被农业部评为“中国名牌农产品”,4种水产品被评选为“青岛名牌农产品”。

  目前,全市共有62家水产企业获得欧盟认证,90家企业获得HACCP认证,成为国内获此类认证最多的城市,为我市水产品进入国际市场取得了“通行证”。全市水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到400多家,其中,年出口创汇额在1000万美元以上的企业发展到26家,共与世界上7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经贸合作关系。“十五”以来,全市水产品进出口贸易量保持年均10.7%的速度增长,水产品出口创汇保持年均17.1%的速度增长。2005年全市水产品出口量38.7万吨,创汇10.6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3.8%和22.4%。创汇额占全市农产品出口创汇的57.2%,占全国和全省水产品出口创汇的13.4%和38%,位居国内城市首位。今年1-9月份,全市水产品出口量31.4万吨,创汇额9.4亿美元,增幅保持在20%以上,预计年底可突破12亿美元,继续保持良好发展态势。

  七、挖掘渔业经济增长点,休闲渔业蓬勃兴起

  休闲渔业是指把休闲活动与现代渔业有机结合,以丰富市民业余生活、增加渔民收入、发展渔区经济为目的一种新型渔业。我市渔业历史悠久,旅游资源丰富,交通条件优越,市民休闲消费意识超前,十分有利于休闲渔业的发展。近年来,该局立足于本地优势,把休闲渔业作为渔业经济的增长点来培植,推动全市休闲渔业从渔家宴、渔家乐等传统的以食为主的方式向玩、游、乐并举的方向发展,极大促进了渔区劳动力转移。城阳红岛街道办事处成功举办了三届红岛蛤蜊节,节日期间接待游客近50万人,各项收入8000多万元,使红岛逐步由渔业生产岛向旅游休闲岛转变。即墨田横镇每年举办民俗文化祭海节,借民俗祭海节的成功举办,田横镇计划在周戈庄周边地区建立一个集“休闲、旅游、度假、会展”于一体的文化旅游区,项目建成后,周边15个渔村约1.5万渔民将吃上“旅游饭”。崂山、胶州、莱西等区市都在积极投资建设生态渔业园或休闲渔业基地,这些项目建成后,将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目前,我市休闲渔业已发展到30几处,为进一步规范我市休闲渔业管理,提高服务水平,今年组织进行了首批“省级休闲渔业示范点”的申报,最终有三处休闲渔业通过省级认定,分别是会场海洋生态观光园、甘水湾休闲渔业民俗村和莱西湖生态休闲区。


                                     南方渔网编辑:黄倩
编辑: 访问人次:2514 关键字:青岛,  >> 更多资讯进入水产新闻网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发表评论
用户昵称:

评论内容:
滑动完成验证:
 

品牌推广

咨询:0779-2029779

第十七届农聘中国水产人才网络招聘会

农聘-水产人才网

猎弧英雄

虾青素

强肝

手机版水产门户网

随时,随地,伴你身边!

水产前沿广告

海洋与渔业

图文推荐

更多

最新加工贸易

更多

红法活体虾青素

今日要闻

更多

热点推荐

更多

关于我们 | 企业推广

会员服务 | 网站动态

联系方式 | 友情链接

付款方式 | 网站地图

服务专线:0779-2029779

传  真:0779-2030003

邮  箱:bbwfish@163.com

最具影响力的水产网站--水产门户网

广西南信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

桂ICP备1100174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桂B2-20050073

X

中国水产门户网微信平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