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措施一: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制初步建立。我市逐步形成了政府重视、部门协作、全社会参与的良好工作机制,制定了茂名市水产品质量监督保障体系发展战略、渔业标准化发展规划等文件,对今后一段时期实施水产品安全监管工作作了全面部署,使水产品安全监管工作逐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
措施二:水生动物防疫检疫和水产养殖病害测报日趋完善。目前全市已初步建立了市、县(市、区)两级病害报告制度,强化水生动物疫病的防治工作,落实病害综合防治措施,较好地保证了我市的水产品质量安全。
措施三:渔业标准化体系框架基本确立。我市罗非鱼、南美白对虾等几大主要优势水产品已建立从生产环境、品种、生产加工技术到产品质量等一系列渔业标准;推动养殖、捕捞和加工向标准化发展,已有3家水产品出口企业通过了美国、欧盟等国家出口认证或注册。
措施四:无公害水产品基地建设已初具规模。目前全市已完成了13个水产养殖基地申报无公害水产品产地认定和2个无公害水产品认证,无公害水产品产地认定面积达1.4万亩,约占全市水产养殖面积的1.8%。
措施五:水产品质量检测与监管体系建设已全面启动。近年来,市海洋与渔业检验检测体系建设步伐加快,水产品质量检测与监管体系已逐步完善,茂港区和电白县海洋与渔业检验检测体系建设工作也取得了进展,初步具备了开展检验检测工作能力。
措施六:HACCP养殖管理体系试点顺利。我市以高州茂大养殖场260亩池塘作试点,推行罗非鱼养殖HACCP体系建设试点工作,制定了罗非鱼养殖HACCP体系标准、规范和管理制度,并开展培训和示范推广,提高了我市水产品质量安全,极受国际市场欢迎。
措施七:名牌效应日渐显露。目前我市已形成了“三高奥雄”牌罗非鱼苗、罗非鱼商品鱼和“正金阳”牌南美白对虾苗等广东省名牌产品。在名牌效应的带动下,企业的业务迅速增加,广大渔(农)民也从其提供的优质种苗中受益颇大。
措施八:水产品质量安全执法工作渐见成效。市海洋与渔业局积极联合工商、质监、卫生、公安等有关部门,加大渔业行政执法力度,加强对渔业投入品市场、水产品流通领域的监督管理。在渔业投入品管理上,全面禁止了甲胺磷、氯霉素等一大批高毒、高残留鱼药和饲料添加剂在水产养殖业生产上应用,查禁和取缔非法经营鱼药、饲料添加剂和经营违禁鱼药的行为。今年又对罗非鱼、对虾进行多次抽检,检测项目包括氯霉素、呋喃唑酮和土霉素等,除个别种苗禁药超标外,其它商品鱼虾结果全部合格。
南方渔网编辑:黄倩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