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古语说“栽下梧桐树,引得金凤栖”,而今,上海科学家们想在海底演绎这一美丽传说———通过构建人工鱼礁生态系统,修复遭到破坏的鱼类栖息地。从上海水产大学传出信息:这项研究在浙江、江苏等海域试验已取得理想效果,上海市临近海域的渔场恢复研究也已于近日启动。
游来游去的鱼,也需要礁石栖息吗?水产大学海洋环境系主任章守宇教授介绍,海底礁石及起伏多变的地形对海底生物至关重要。比如,石斑鱼能把两个鳍当成支架,稳稳地停在坚硬的礁石上休憩;七弯八绕的石洞是虎头鱼的游乐场;乌贼喜欢把产房筑在海底突起物上;而真鲷等鱼类就喜欢绕着珊瑚岩礁一圈又一圈活动。此外,水动力学研究发现,海底地形的高低起伏,能产生复杂的涡流区,不仅对多种鱼类有吸引力,还会改变海底微生物等一系列环境系统基本要素。
由于底拖网等破坏力较大的捕捞方式以及环境污染,许多近海海底已显现“平秃化”迹象,珊瑚礁、海草越来越少,不仅影响到鱼虾等资源的再生能力,对人类的生存环境也有不利作用。数据显示:上世纪五十年代至今,全球海草场面积消退了近35%。针对这一情况,日本等国研究人员将水泥混凝土制成的人工鱼礁投入海底,为鱼儿重建栖息地。上海水产大学的专家们在这一基础上,进一步将投放人工鱼礁与恢复局部海域生态系统结合起来。章教授介绍,鱼儿海里的“新家”,由一个个27空立方米的混凝土中空多孔材料在海中投放而成。投放之前,要给海底的鱼儿“居民区”画规划图、给“房间”画房型图,因为吸引鱼类栖息,与这些多孔材料怎么堆、堆多高、如何分布紧密相关。
如今,研究小组还考虑起"绿化"问题,探索人工鱼礁附着海藻等技术,希望借此帮助海洋提高吸收富余营养的自净能力,进一步改善环境。
据悉,2002年起,上海水产大学研究人员分别在嵊泗马鞍列岛海域和连云港海州湾渔场进行初步应用。前者投放两年不到,330公顷海域中鱼类、海胆、海星等生物资源量增加10倍以上;后者从一年前的"无鱼状态",到一年后"10平方公里吸引百来条渔船"。专家指出,光引来鱼还不够,还需通过改善捕捞方式、放流鱼苗等综合措施,保护好鱼儿们的新家。
南方渔网编辑:黄倩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