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所长张显良研究员25日在此间表示,中国野生中华鲟保护获新进展,已初步成功实现人工畜养野生中华鲟。
正在此间举行的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协会水族馆专业委员会2006年年会暨北京海洋馆第二届国际学术交流会上,张显良在题为《科企联合,实现中华鲟保护新突破》的报告中表示,经过一年半的共同努力,研究所和北京海洋馆目前已在中华鲟运输、驯养、科研以及展示等方面取得一系列成效,尤其在野生中华鲟驯养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2005年初,长江水产研究所与北京海洋馆达成协议,合作开展中华鲟驯养展示以及相关科学研究。协议签订后,北京海洋馆将驯养池容积达1400立方米的鲨鱼馆改造成了鲟鱼馆。
2005年3月26日和4月2日,经过20多小时、1200公里的长途运输,工作人员顺利将26尾人工繁殖的中华鲟和1尾野生中华鲟运至海洋馆。2006年初,又将2尾产后野生中华鲟长途运输至海洋馆进行驯养试验和展示。
目前,3尾长3.2米至3.6米的野生中华鲟均已开口摄食,其中2尾产后中华鲟经过护理和培育,身体机能状况已恢复正常,生长状况良好。
“这为继续开展野生中华鲟全人工蓄养试验奠定了基础。”张显良说,人工蓄养不仅可以提高产后亲鲟成活率,实现亲鲟的重复利用,保护中华鲟自然种群,同时也是建立全人工中华鲟种群的必要基础。
张显良说:“近年来经济建设高速发展,人类活动加剧,水域水质污染日趋严重,导致中华鲟的资源状况逐渐衰退。”根据长江水产研究所的调查,每年洄游至长江的中华鲟产卵群体数量,已从葛洲坝截流初期的约2176尾,下降到目前的每年500尾左右。
“加强对中华鲟物种的保护和研究工作,已成为中国水产科技工作者和物种保护工作者的紧迫任务。”张显良说,探索更多的保护技术和方法,寻找更多的保护途径,是加强中华鲟物种保护的必由之路。
中华鲟在海洋中生长发育,在江河中产卵繁殖,是一种典型的溯河产卵洄游的鱼类。中华鲟主要见于中国黄海、东海大陆架水域和长江,闽江、钱塘江、黄河已基本绝迹,珠江数量也极少。
南方渔网编辑:黄倩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