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秋高气爽,在黄河口近海的山东省东营市利津县刁口渔港,渔船有序的驶向港湾,鱼筐里满是大个儿的鲈鱼、梭鱼和舌鳎。“我行船17年了,从未见过一潮水能逮200多斤好鱼,还多数是半斤以上的。”老渔民张其明大爷晒得通红的脸上流露出丰收的喜悦。
“丢了车和牛,不丢梭鱼头”、“宁舍美女腿,不舍舌鳎嘴”。前些年,由于海水污染、过度捕捞和禁渔期非法捕捞等原因,这些“好鱼”几乎绝迹,市面上见到的大多是人工养殖的。
今年以来,稀少的大鲈鱼和舌鳎又成群而至,渤海湾绝迹多年的“海猪群”又在刁口海域出现。据海洋渔业专家分析,当地的生态护养和环境污染治理是主要原因。
刁口乡作为利津县唯一一个近海乡镇,充分利用当地滩涂广、海岸线长的优势,依托刁口渔港配套建设,本着长期开采、长效发展、让利于民的原则,实行了休渔期与捕捞期交替运作、不同海域交替轮捕等护养方式,积极推广“以养为主、养捕结合”的采捕模式,严格治理近海污染物的排放和电拖网使用。对于0.1米以下的鱼苗和直径0.01米以下的贝类全部放归大海,已成为当地渔民的自觉行动。
生态环境的改善,使得黄河口近海的“开凌梭”、舌鳎、鲈鱼、辫子鱼、文蛤、海猪等稀有鱼贝类和珍惜海洋生物数量明显增多。海洋资源的逐渐恢复,也为当地渔民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近两年渔民户均收入达到6万元人民币。
南方渔网编辑:黄倩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