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记者从福建省科技厅获悉,近日, 福建《出口鳗鱼绿色食品标准化研究及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在厦门通过鉴定。
鉴定专家认为,该研究首次在鳗鲡生产中建立了产前、产中、产后的系列技术标准以及相配套的检测方法,并应用到鳗鲡生产全过程的管理模式中,技术先进、可操作性强,对鳗鲡安全生产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该成果总体水平居国内领先。
目前,课题组拟把研究成果与实施HACCP相结合,在鳗鲡养殖生产全过程建立HACCP管理模式,通过对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以提高鳗鲡的安全质量水平。
福建是全国鳗鱼的主产区,年产鳗鱼7-8万吨,占全国产量的50-60%,占世界产量的1/3以上。近几年,受药物残留问题影响,福建烤鳗出口量逐年减少。为此,福建省科技厅于2003年提出了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出口鳗鱼绿色食品标准化研究及示范基地建设》的研究任务,该项目经过福建省水产研究所、福建三华股份有限公司等三年的努力,研究了国内外现有的管理方式和质量安全控制方法,并围绕鳗鲡生产全过程的质量管理,对安全卫生的关键指标进行系统检测,为鳗鲡系列标准中安全指标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项目组根据生产管理的实际需要,制定并发布了《鳗鲡》、《鳗鲡鱼苗、鱼种质量》、《鳗鲡养殖产地环境要求》、《鳗鲡养殖技术规范》等6项福建省地方标准; 制定了《冻烤鳗加工技术规范》国家行业标准;并提供鳗鲡生产全过程(即从苗种、养殖环境、养殖技术规范到生产投入品的管理、养殖产品及加工产品的质量控制等)的系统成果,为国家商务部编制《出口商品技术指南——鳗鱼》,该指南已正式发布。项目组还在福建三华集团龙岩养殖基地--大池融平养殖场建立示范基地,实施项目研究的系统成果。如编制《质量手册》,确定质量方针和目标、明确各部门和人员的岗位职责,制定生产资源管理和产品质量监督等全过程的质量管理程序,为出口鳗鲡的养殖生产建立了系统规范管理模式,起到良好的示范与推广作用。
项目组与福建省鳗业协会等单位配合,先后在鳗鱼主产区长乐、三明、莆田、福清等地举办《鳗鱼健康养殖培训班》,参加培训的各地养鳗场技术员达1300多人,通过广泛推广、宣传、培训,使大部分企业逐步走上规范管理的健康养殖模式,使福建出口鳗鱼在受国外的技术壁垒冲击、出口量下降的情况下,2005年出口鳗鱼的价格创近年新高。
采集:黄倩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