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 20日,从福建省漳州市水产技术推广站获悉,该市波纹巴非蛤人工育苗技术取得重大突破。截至本月上旬,该站共培育出平均规格达壳长5.01mm、壳宽3.43mm、壳高1.89mm、每斤29500粒的巴非蛤幼贝4千万粒,目前长势良好。
波纹巴非蛤[Paphia undulata (Born)],是优良的贝类增养殖品种,由于其生长速度较快、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深受广大消费者的欢迎。漳州市是我省波纹巴非蛤主要养殖地区,养殖面积达3万多亩,产量近4万吨,居全省第一。其加工产品在国际、国内市场上十分热销,每年仅出口到台湾的波纹巴非蛤就有5000吨以上,已成为出口创汇的主要水产品。同时,波纹巴非蛤主要以滤取有机碎屑和微型单细胞藻类为食,进行大面积浅海底播养殖可有效解决周围海区的富营养化问题,起到良好的改善水质作用。
目前漳州市巴非蛤养殖苗种均来自海区捕捞,苗种天然资源日益枯竭已成为制约该品种养殖业发展的瓶颈。漳州市海洋与渔业局针对这一情况,组织有关单位、专家、养殖户组成项目组,对波纹巴非蛤的人工育苗技术难题进行重点攻关。项目组于今年3月开始实地调查和开展对波纹巴非蛤生物学特性的研究,并征求有关专家、育苗场养殖户,于6月确立了适合我市波纹巴非蛤人工育苗方案,并围绕着亲贝的选择与强化培育、苗种各期管理、育苗水质的综合处理、天然生物藻类的合理利用、代用饵料的开发和投喂技术等方面展开了技术探索。在成功掌握波纹巴非蛤人工育苗技术工艺后,于9月上旬开展巴非蛤人工育苗试验,陆续攻克了巴非蛤亲贝强化培育、促熟、催产、浮游期培育方法、附着后稚贝暂养、幼贝培育等一系列技术难题,最终于10月成功培育出巴非蛤幼贝。
此项技术的突破,可弥补漳州市波纹巴非蛤天然苗种的不足,提高其产量和经济效益,有力地促进该市巴非蛤产业链的健康发展。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