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目前,广东省湛江市珍珠养殖从内港到外港、从浅海到深海发展,从养殖收购发展到加工贸易,分工明细,出现了专业育苗村、养贝村、植核村。经过近40年的发展,雷州市现已成为海水珍珠养殖、加工的重要基地,产量占全国的1/3。据了解,在湛江,目前有10个乡镇、4.5万人从事珍珠产业,全市有珍珠贝苗孵化场100多个,年可孵化贝苗30亿只,有珍珠加工厂近100家。但是,近年来,湛江的珍珠生产“多云转阴”,珍珠出现母贝生长慢、死亡率高、珠层薄、珠粒小、次珠多、产珠量低等现象,珍珠质量明显下降。
珍珠孵化专业村———广东省雷州市英楠村的张宏发是个孵化专业户,从1992年起他就搞珍珠种苗孵化。他说,超负荷养殖、海区老化、珍珠近亲繁殖、种质退化,是湛江珍珠养殖最突出的问题。
在湛江,多数珍珠养殖海区无限制地超密度养殖,由原来每笼装35个贝增加到了60个至70个,每3米至4米长的浮缆由15笼增加到30笼,造成海区饵料和营养物质枯竭、生态环境恶化、海区和养殖场地老化,使珠贝摄食不足、体质衰弱、珍珠质量差。
曾被誉为“中国珍珠第一村”的雷州市覃斗镇流沙村,位于雷州半岛西部海面,生物饵料丰富,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养珠海区。英楠村党支部邱书记介绍说:“流沙湾海区是北部湾最大的海水珍珠育苗基地,孵化专业村英楠村在珍珠贝苗销售全盛时期的1992年每克为120元,有时珍珠贝苗供不应求。而1993年珍珠贝苗逐步趋于饱和,1994年每克只能卖2角钱。在流沙湾海区,现在有五成珍珠育苗场改成了虾苗场、扇贝螺场,而有的则被荒废,仅存有四成珍珠孵化场。”
据反映,这几年,政府对海洋管理、海区养殖划分不到位,珍珠养殖处于“无政府”状态,群众一哄而起,养殖密度越来越大,致使海区老化、饵料不足。另外,珍珠行业尚缺乏监督管理。目前,湛江市虽然成立了珍珠协会,但尚未能够指导、协调珍珠行业的发展,缺乏对珍珠行业的监督管理。珍珠育苗场和养殖海区缺乏统一的规划建设,种苗生产供大于求,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养殖的盲目发展,加速了养殖海区环境的恶化。
业内人士认为,政府部门应加强对珍珠养殖业的宏观管理,对养殖海区进行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控制养殖规模。
对海区应采取“休养生息”政策,扶持珍珠产业在困难中搞下去。加强对珍珠贝种苗的生产管理,实行种苗生产许可证制度,对不符合生产条件和质量要求的种苗场进行清理整顿。
据了解,湛江市计划在近年建成2家到3家市级珍珠贝苗良种场、1家省级或国家级良种场,彻底解决困扰湛江养殖珍珠贝种质退化问题,全面采用良种优质贝苗养殖。
湛江市对发展珍珠产业制定了总体目标——在未来5年内,缩小浅海养殖规模、增大深海养殖规模,稳定珍珠产量、提高珍珠质量。重点办好雷州流沙、北和、企水和徐闻西连、角尾等5个珍珠养殖示范区;培育2个至3个珍珠养殖、加工、销售一体化的龙头企业;加强珍珠养殖管理、提高种苗质量和珍珠质量,发展珍珠精深加工、提高珍珠产品附加值;发挥湛江市珍珠协会的职能,规范行业管理,促进珍珠“养殖、加工、销售”一条龙经营体系的形成,实现湛江珍珠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南方渔网编辑:裴冰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