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十五”期间,山东省各级渔业主管部门顺应市场经济形势,高度重视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农业部“关于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的意见”,积极推动“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的实施,水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主要表现为:有力地促进了渔业经济的发展;.强化认证管理,企业素质显著提高;积极开展质量监督检查,产品质量稳定提高;加快地方标准制订,标准化工作得到加强;无公害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工作取得实效;质量检测和产品认证体系建设得到加强;加强检验检疫,水产苗种管理工作成效显著。
今后质量安全工作指导思想和基本目标
指导思想:以全面提高水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确保安全消费为核心,进一步完善标准化体系、产品质量认证体系和质量安全检测、监管体系建设,加快“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实施步伐,大力发展标准化生产,加大监督抽查力度,实现从“产地到餐桌”的全过程质量安全控制,促进渔业经济的稳定健康发展。
基本目标:全面提高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有效控制和消除水产品药物残留和有害微生物的危害,增强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扩大出口,增加内需,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到2010年,使95%以上的产品实现按标准组织生产;实现对苗种的全面检验检疫;开展名优新品种选育及传统品种的提纯复壮,全面提高良种覆盖率;加快推行无公害水产品产地认定和无公害、绿色、有机产品认证工作步伐;逐步建立和完善质量追溯体系,实行全方位的水产品质量安全控制,使大宗海淡水养殖产品、加工产品的市场抽检合格率达到90%以上;培育一批在国内外市场具有竞争力的名牌产品,基本上实现无公害生产、标准化生产、优良品种生产,为市场提供高质量安全的水产品。
2006年渔业质量安全工作计划
1.积极推进“三品”认证工作。一是积极做好无公害水产品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工作,完善产地认定队伍建设。二是积极引导鼓励企业开展绿色、有机食品认证,在现有质量技术机构中建立绿色、有机认证机构。
2.做好药物残留监控监督抽查工作。一是按照农业部农医发[2006]3号《农业部关于下达2006年动物性产品中兽药残留监控计划的通知》要求,积极做好对虾、罗非鱼、鲤鱼等六大品种,450个(其中青岛市承担195个)样品的药物残留检测任务。二是按照通知要求,配套检测鲫鱼、鲢鱼、鲆鱼三个品种、60个样品的氯霉素、呋喃唑酮代谢物、喹乙醇三种药物残留量监督检测,计划分别于7月20日前和12月30日前完成。
3.逐步建立和完善产品质量可追溯体系建设。选择1个~2个企业,与省标准化研究院共同进行质量追溯课题研究,探讨采用ANCC全球统一标识系统,建立一条自产地到超市到百姓餐桌的更加有效、更低成本的水产品质量可追溯管理办法。
4.对水产品质量实施例行监督检测。对水产品实施定期检验制度,强化监督职能。
5.稳步推进名牌产品认定工作。做大做响“威海海带”、“莱州梭子蟹”等具有浓郁地方特色、历史上享有一定盛誉的驰名产品。
6.做好水产品苗种检验检疫管理。一是对全省重点养殖区域的优势、特色养殖品种病害的危害程度、变化趋势进行评估、分析,掌握病害发生原因、流行规律和变动趋势。二是编制《山东省水生动物病害地方目录》。三是建立水生动物病害预警机制。四是加强全省水生动物病害监控。五是加强水生动物病害防控知识的宣传。
7.编印《渔业质量安全工作简报》。
8.进一步做好标准化工作。一是进一步健全标准体系建设,制定生产技术规程15项。二是加强标准宣贯。三是推进标准化基地建设,建设省级标准化基地8处,争取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县(场)1处。四是争取2006年度优势水产品竞争力提升计划项目。
9.积极做好投入品使用监管工作。
编辑:王宇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