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 8月2日,景洪市渔政监督管理站的工作人员来到嘎洒镇,深入各村寨张贴公告,在主要街道上发放宣传材料,向各族群众宣传渔业保护法律法规。
近年来,西双版纳积极致力于澜沧江流域的野生鱼类资源保护,促进江河渔业资源可持续发展,2003年出台了《澜沧江保护条例》,首次以立法的形式,保护澜沧江的生态资源。从2007年起,景洪市在全市辖区实行江河禁渔期制度,规定每年的2月1日至4月30日为禁渔期, 其中,澜沧江景洪电站至流沙河口江段为全年禁渔区。禁渔期内,禁止从事一切捕捞作业活动。宾馆、饭店等严禁收购、加工、出售野生鱼类。为从源头上遏止对野生鱼类资源的破坏,今年上半年,景洪市加大对 “毒、电、炸”等破坏渔业资源违法违规行为的执法检查力度,实施了渔业分段承包管理,共组织出动执法人员120人次、车辆船只46辆(艘)次,检查渔船30艘次,没收电渔船1艘、工具20余件。同时,通过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和出动宣传车广泛宣传,举办渔业法律法规座谈会,让群众意识到保护生态的重要性,自觉遵守禁渔令。目前,禁渔期内基本实现了“江中无渔船、水中无网具、市场无江鱼”的管理目标。
在做好执法检查的同时,景洪市积极开展渔业资源增殖放流工作。自2006年起至今,已在全市辖区内澜沧江·湄公河流域的不同河段开展了10余次人工增殖放流活动,增殖放流山瑞鳖(甲鱼)、鲱鱼、鲤鱼、鲫鱼、草鱼等价值50万元的鱼苗,共计200余万尾,有效地保护了澜沧江·湄公河流域的生态环境和渔业资源。
据悉,通过行之有效的保护措施,澜沧江水域水生动物环境得到明显改善,自然野生鱼类品种逐年增多。原来面临灭绝的鰋、双孔鱼、四鰓鲅、中国鲒鱼、后背鲈鲤等国家名贵鱼类,以及一些西双版纳澜沧江段特有的珍稀鱼类又重现澜沧江。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