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 随着声声汽笛,增殖放流船队缓缓驶出日照港,1000 多万尾对虾、梭子蟹、海蜇等各类鱼虾苗瞬间游进黄海。2010 年山东省暨日照市渔业资源修复活动今天在日照开始,这标志着我省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渔业资源修复行动全面实施,3000公里海岸线和广大内陆湖泊渔业发展将迎来一个新的契机。
2005年,我省在全国率先启动实施了《 山东省渔业资源修复行动计划》,6 年来全省渔业资源修复项目累计投入资金达 14.2 亿元,其中,今年全省投入达到 3.5亿元,省级以上财政资金 1.4 亿元,计划增殖放流各类水产苗种 39.1亿单位,扶持 10 处新的人工鱼礁区、7处新的渔业种质资源保护区和 190 个深水网箱建设,渔业资源修复资金投入、放流规模等均创历年之最。
我省一直是全国渔业重要产区,然而,从上世纪 80年代起,受水域污染、过度捕捞等诸多因素影响,近海渔业资源严重衰退,主要渔场难以形成渔汛,水域生产力严重下降,生态环境持续恶化,严峻的荒漠化态势危及渔业可持续发展和海洋生态安全。
目前,山东省放流品种近 30个,包括中国对虾、日本对虾、三疣梭子蟹、海蜇、金乌贼、牙鲆、黑鲷、半滑舌鳎等名贵地方经济种类;海参、鲍鱼等海珍品以及文蛤、菲律宾蛤仔、大竹蛏等多种经济贝类。同时,将草鱼、鲢鱼、鳙鱼、黄河鲤等优质品种投向了内陆湖泊、大型水库和黄河口水域。
持续增殖放流获得巨大回报,近海严重衰退的重要经济渔业资源种群数量明显得到了补充。一度匮乏的对虾、海蜇、三疣梭子蟹等主要品种,目前已形成了比较稳定的秋季渔汛,久违的美味重新回到老百姓的餐桌。
5 年来,山东已累计回捕海洋增殖资源 18 万吨,产值49 亿元,直接投入产出比平均达1:17以上。回捕增殖资源已成为山东沿海中小马力渔船秋汛的主要生产门路之一。仅此一项,捕捞渔民年均增加纯收入1700元。
到目前,山东已建设人工鱼礁130余处,初步形成了莱州湾东部、庙岛列岛、烟威近海、荣成近海、青岛近海、海州湾等6大人工鱼礁片区。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