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 “我们一起照张相吧!”在昨日举行的第八届“6·18”农业产业化项目签约仪式上,首次参加“6·18”的韩国研究员朴红梅,与莆田市海源实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郑世耀签约后,开心地邀请他拍照留念。
朴红梅来自韩国全罗道海洋生物研究所,多年来一直从事水产品养殖研究。近几年,莆田海源公司在菲律宾蛤仔育苗、养殖上取得技术突破,引起了她的关注。
上个世纪90年代末以来,海源公司便开始研究花蛤大水面苗种培育技术,实现了花蛤苗种的大规模生产,使花蛤养殖规模迅速扩大,成为福建中南部沿海滩涂和虾塘的主养或混养品种。近年来,该公司投入配套研发资金1500多万元,突破花蛤大水面人工育苗中亲贝生殖腺发育调控、亲贝强化培育、大水面水域水质调控及饵料生物培养、敌害生物防治等关键技术,在国内首创大水面花蛤人工育苗生产技术。
随着大水面花蛤人工育苗关键技术的突破,莆田逐渐成为我国最大的花蛤苗种生产和供应地。去年,由海源公司与中科院海洋所等单位完成的“菲律宾蛤仔现代养殖产业技术体系的构建与应用”成果,突破了花蛤育苗产量不稳定、成活率低等技术瓶颈,在全国推广应用超过160万亩,新增产值逾百亿元,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福建菲律宾蛤仔的育苗、养殖技术领先韩国许多,我们希望通过‘6·18’,引进这些技术。”朴红梅告诉记者,此次双方签订了菲律宾蛤仔大水面人工育苗关键技术研究项目,总投资额达1亿元,他们计划将福建菲律宾蛤仔引进韩国滩涂养殖,预计2—3年内可回本增效。
听到韩国朋友这么说,郑世耀表示:“韩国在水产品加工方面拥有技术优势,通过此次合作,海源有望在贝、藻类加工技术上有所突破,实现公司从单纯育苗、养殖向精深加工延伸的发展目标,互补共赢、互惠互利。”
小小的花蛤,牵起了亿元的“蛤缘”。朴红梅说:“我到过福建很多次,这次‘6·18’之行加深了我对福建的了解,促成了我们与海源的合作,成果丰硕。希望福建的朋友也能多来韩国交流,共同拓展国际市场。”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