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万只林蛙正在陆续上岸
记者昨天获悉,山东青岛市启动了“挽救中国林蛙”工程,从吉林引进的林蛙苗已经成功繁育,在胶南市理务关镇前王村大规模养殖。据悉,60万只林蛙将在月底前陆续上岸,并能承担杀灭害虫、改善生态环境的重任。目前这些林蛙由工作人员24小时监护。
林蛙养殖基地位于胶南理务关镇前王村的林地内,目前正是林蛙蝌蚪变态时期。基地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他们前期从吉林引进了林蛙苗,经过培育林蛙苗长成林蛙蝌蚪,林蛙蝌蚪再变成林蛙上岸。从目前情况看,今年将有60万只蝌蚪成功变成林蛙。记者了解到,林蛙是食、药两用的珍贵蛙种。其雌性蛙输卵管的干制品称之为 “蛤蟆油”,是名贵药材。由于狂捕滥杀,中国林蛙数量急剧下降。
据介绍,林蛙喜欢的温度在20℃左右。东北因为气温低,林蛙要等到七月才产卵,而在青岛五六月就可以了。一只林蛙在东北需要养殖3年,而在青岛则只需要两年。据悉,预计在月底前,60多万只林蛙就可以全部上岸。
6月16日,记者采访获悉,根据青岛市启动的“挽救中国林蛙”工程,从2008年开始,位于胶南市理务关镇的林蛙养殖基地先后3年进行了试养,东北林蛙已完全适应青岛环境 。眼下,60万只来自东北的林蛙苗正在陆续出池上岸。据介绍,林蛙也曾是崂山的珍贵资源,由于过度开发近年来已基本绝迹。下一步,青岛市将迎娶东北产的林蛙进崂山,逐渐恢复崂山的林蛙资源。
试养3年东北蛙恋上岛城
记者从该养殖基地了解到,东北林蛙已经在岛城试养了3年。经过3年的试养发现,产自东北的林蛙对岛城的环境已完全适应。
“青岛是养殖林蛙的风水宝地。”养殖基地的一位负责人表示,青岛地区气候温润、昼夜温差不大,2008年冬,养殖基地投资6.5万元引进了中国林蛙蛙种进行人工孵化,首次孵化成功率就高达90%以上。第二年,孵化成功率仍在90%以上,这个比例甚至高于在东北本土养殖的成活率。
来自辽宁的贺先生是最早来青岛从事林蛙养殖的人士之一,他告诉记者,经过在青岛的试养他发现,中国林蛙到了青岛成长速度还更快了。因为青岛比东北的气温要高,原本在7月份才产卵的林蛙在5月份就可以产卵,这样林蛙在青岛长成成品蛙只需2年,而在东北却要3年时间。
林蛙有望分批引入崂山
据青岛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副教授崔春月介绍,中国林蛙属国家保护的有益和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两栖动物,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为易危物种,上世纪青岛由于崂山资源过度开发,这里的林蛙几乎面临绝迹,随着近几年崂山区域资源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改善,为中国林蛙的繁衍与恢复提供了生态生存空间。在今年的两会上,作为市政协委员的崔春月建议崂山引进中国林蛙,“崂山实现中国林蛙再引进工程条件与时机已经成熟 ,抢救这个濒危物种及重要的生物链,不仅仅是为了保护一种动植物资源或一个物种,而是在保护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资源生态环境,为子孙后代留下一个资源生态富有活力的崂山。”崔春月表示。
作为青岛市林业局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站的高级工程师,王希明近年来一直关注林蛙资源的保护。早在四五年前,因为数次在崂山寻访林蛙而不得,王希明提出引进中国林蛙的试验计划,从黑龙江林业部门引进了两千多只原产中国林蛙投放到崂山里。经过两个月观察发现,这批中国林蛙比较适应崂山的野外生态环境。但由于数量较少,加上部分人为破坏,这些林蛙最后未能保留。
据记者采访了解到,随着“挽救中国林蛙”工程的启动,中国林蛙下一步有望分期分批引入崂山 。“东北林蛙很适宜在青岛生长,眼下崂山修复林蛙资源最欠缺的就是资源,如果能将大规模的林蛙投放到崂山,崂山的林蛙资源一定能逐步得到恢复,久违了的蛙声也能重回崂山 。”王希明期待地表示。
■相关新闻
崂山曾大量出现过林蛙
崂山也曾有过丰富的中国林蛙资源。记者从市林业局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站了解到,林蛙多出现在东北林区,喜欢生活在有水的石缝中,上世纪50年代曾在崂山大量出现过,林蛙还被列入山东省省级保护动物名录中。但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林蛙数量越来越少。当时,园林、生物和中医药界等十几个部门曾联合完成了两次中药资源普查工作,专家们常年在野外进行实地调查,但是都没有在崂山找到林蛙的踪迹。
■小资料
林蛙是害虫天敌也是美食
中国林蛙又名蛤士蟆,是欧洲林蛙的中国亚种,广泛分布于中国北部。头体和四肢较细长,行动敏捷,跳跃力强,鼓膜部有三角形黑褐色斑。以多种昆虫为食。哈士蟆可算世界上吃得最快的动物,它一分钟要咀嚼4000多次。据统计,1只林蛙1年能捕食各种害虫3万多只。林蛙有著名的“森林卫士”之称。此外,林蛙提炼的林蛙油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蛙肉也是上乘的美味佳肴,市场供不应求。
发表评论 |
咨询:0779-2029779
随时,随地,伴你身边!
图文推荐
最新综合新闻
今日要闻
热点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