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 日前,辽宁质检两局仅用78小时就完成了输欧水产品加工用水水质验证5394个项目的全项检测工作,检测结果将作为辽宁出口欧盟水产品质量的依据。
这次实验室资源共享实践,是实现质检两局资源共享、信息互通、结果互认的一次有益尝试。
这次检测预示着辽宁输欧水产品将得到更强大、更有效的技术保障,对于促进辽宁输欧水产品扩大出口意义重大。
1998年11月3日,欧盟理事会发布专门法令,对人类消费用水质量实施定期监测,要求所有输往欧盟市场的水产品加工企业,每年必须对加工用水水质进行官方验证,否则欧盟市场不允许对其出口水产品。辽宁是我国输欧水产品主产地之一,具有原料生产地域广、加工企业集中度高和生产贸易产业链长的特点。据辽宁检验检疫局统计,2009年全省输欧水产品达10万吨、货值2亿多美元。2009年之前,由于设备、检测方法等多方面原因,辽宁检验检疫局不能独立完成水质验证全部项目的检测,需要跨省委托相关专业检测机构,一次验证需要20多天,企业迫切希望检验检疫部门能够在“家门口”完成官方认证。
辽宁检验检疫局在“质量提升”活动中,决心借助“大质量机制”这条船,搬走输欧水产品加工用水水质验证这座“山”,跨越辽宁输欧水产品“技术门槛”。他们从设备调整、仪器调试、水质采集、人员培训等一项一项地论证,一项一项地完善,与大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密切沟通,确定工作方案。检测正式开始的当天下午14时,辽宁检验检疫局技术中心21台相关分析检测设备全部启动,不间断工作,检测工作有条不紊地展开。设备工作29小时后,意外情况突然发生:当天的环境基础温度骤然上升至零上25摄氏度,增加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运行降温难度。色质联用仪不间歇运转,又促使环境温度居高不下,设备无法持续工作。
就在此时,早已待命多时的大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质量检验中心技术人员立即到岗,启动设备,调试仪器。连续工作49小时后,大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质量检验中心完成了62个样品、310个项目的检测。全部完成了输欧水产品加工用水水质验证所有项目的检测。
在此之前,辽宁检验检疫局、辽宁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刚刚签署了《建设大质检文化全力服务辽宁经济社会发展合作备忘录》,明确了质检两局十三个方面“融合、整合、联合”和“合心、合力、合作”的工作内容。7天后,辽宁检验检疫局、大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就通过合作开展输欧水产品加工用水水质验证检测工作的78个小时,践行了检测资源共享、加强双方实验室检测技术交流的备忘之约。按照备忘录的要求,辽宁质检两局将紧紧围绕辽宁沿海经济带建设、沈阳经济区一体化发展战略以及“突破辽西北”发展规划的总体部署,继续在协作建立支持国家战略发展机制,推动名牌发展战略,建立产品质量联合监管机制,推进标准化、科研攻关和认证认可工作,加强技术信息资源交流,开展质检联合执法,加强专业技术人才培训及文化交流等方面全面深度融合,高效服务,全力服务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