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日子,我们县隆信渔业专业合作社又签了一份大水面养殖承包合同——社员漆昌全带领16名乡亲来到余干,每年付870万元租金,承包8年康山大湖、大港湖、菱子湖、丰收塘湖,面积12万亩。”5月12日,上高县副县长李永祥高兴地向记者介绍。据统计,截至5月上旬,全县养鱼户共经营水面56.6万亩,其中隆信渔业专业合作社社员外出承包大水面就达45.5万亩;去年产鱼3.3万吨,产值2.8亿元,占全县农业总产值的10.4%。
上高拥有水域面积逾12万亩,但可养水面中千亩以上的水库仅有4座,远远满足不了当地农民“要想富、包水库”的要求。当“鳙鱼头”越来越受市民青睐时,敢为人先的上高养鱼人,于2007年申请注册了“上高鳙”品牌商标,并以此为主导品种开发大宗水产品养殖生产。
大水面养殖鳙鱼,成本高、投资大。为此,“我们与信用社共同探索,组成渔业合作社,社员互相加入联保;合作社根据社员不同的贷款额度,提取不等的风险基金,如果谁效益不好一时还不上贷款,就用这些钱来应急。这样,一两个人出现了困难由大家来帮助,大大减小了养殖风险。”合作社理事长闻德辉告诉记者。2007年底,社员黄龙清与38位农民到湖北承包阳新网湖7.3万亩水面,需投入资金1500多万元,当时只自筹到1000万元,缺口500多万元。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及时给予联保贷款,使他们“承包7年、每年承包金480万元”的项目得以顺利进行。2008、2009年,他们不仅及时归还了贷款,而且有了不菲的收入,今年又投放了300万尾鱼苗。两年多来,合作社182户社员人均增收逾10万元,合作社积累资金109万元,农村信用社利息收入达375万元。
为了适应现代人的“原生态”口味,2008年3月,渔业合作社举行社员代表大会,讨论通过了比国家标准更为严格的《上高鳙生产技术标准》,大力推行标准化生产模式。他们不为养鱼传统所束缚,摸索出了测水施肥、增氧、用微生态制剂调节水质等养鱼新技术,鱼生长快、个体大、肉质好。养鱼能手付东保承包10年一万亩的宜春飞剑潭水库,实行生态健康养殖,鳙鱼风味接近野生,没有鱼腥,大受香港市民欢迎。目前,“上高鳙”鱼头的销售网络涉及面越来越广,已大量进入浙江、广东等地市场;2008年通过深圳转口香港突破100万公斤,2009年达到115万公斤,今年头4个月达51.5万公斤。
发表评论 |
咨询:0779-2029779
随时,随地,伴你身边!
图文推荐
最新综合新闻
今日要闻
热点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