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 据椒江区海洋环境监测站消息,5月6日,大陈海域发生今年首次赤潮,温岭、玉环等海域也相继出现了赤潮。
该监测站监测到,本次赤潮主要分布在上下大陈之间水道及下大陈岛东侧沿岸200m范围的海面,面积已从5月6日的17平方公里扩大至5月11日的20平方公里,呈片状分布。经鉴定,赤潮生物优势种为东海原甲藻,这种藻类无毒。
椒江区海洋与渔业局专家陈清建介绍,跟往年相比,今年大陈海域发生首次赤潮的时间提前了近一个月,且持续时间较长。对大陈海域的水产养殖业产生了一定影响,尤其是网箱养殖的大黄鱼,进食量已明显减少,死亡率有所增加。
5月11日,椒江区海洋与渔业局派出水产专家赶赴大陈水产养殖基地,开展了现场技术指导,并采取了应急措施,尽可能减轻本次赤潮给大陈水产养殖业带来的危害。
目前正处赤潮高发季节,椒江区海洋环境监测站表示,将继续加强对大陈海域赤潮的监视监测,密切关注并及时上报其发展动态。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