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国家海洋局南海分局在广州发布《2009年南海区海洋环境质量公报》(以下简称《公报》),公布了2009年南海海域三省区海洋环境质量监测结果,现状不容乐观,未达清洁标准海域从2005年的11200平方公里增加到2009年的30750平方公里,5年内增加近两倍;同时,广东沿海3个海洋生态监控区全部处于不健康或者亚健康状态。
严重污染海域基本靠近广东
《公报》显示,2009年南海海域未达清洁水质标准的海域面积为30750平方公里,较去年增加21.3%。其中,严重污染海域面积5220平方公里。严重污染海域主要分布在珠江口以及江门、阳江和湛江等城市近岸局部水域。《公报》认为,沿海城市工业和市政排污、河流携带入海的污染物等陆源污染物是造成海洋环境质量恶化的主要原因。
珠江口严重污染海域中,海水中的主要污染物为无机氮、活性磷酸盐和石油类。近岸沉积物质量方面,总体上情况良好,但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重金属污染,部分近岸海域超过19%的地段镉含量超第一类海洋沉积物质量标准。
近岸生态系统破坏严重
2009年,南海分局联合相关单位对南海区7个生态监控区,包括河口、海湾、红树林、珊瑚礁等10个生态系统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南海区近岸海域海洋生态系统较脆弱,处于健康、亚健康和不健康状态的分别占所监测生态系统的50%、40%和10%。其中,广东沿海的大亚湾、珠江口和雷州半岛西南沿海海域3个生态监控区,全部处于亚健康和不健康状态。西沙的珊瑚礁受生物入侵和气候变化影响,也有较大面积的退化。
珠江口海域生态监控区连续5年处于不健康状态,是所监测区域中生态破坏最严重的区域,比如污染加重、天然海岸被大量人工岸线取代、红树林被破坏等。
广东近岸海域环境质量是本次《公报》中最差的一段。国家海洋局南海环境监测中心主任黄楚光表示,除了陆源污染物排放到海洋中超标以外,海洋部门无法监管陆上污染物排放也是重要原因。
黄楚光说,理论上,广东沿海城市的市政排污口和工厂排污口都应该在所属地的环境保护部门监控下,达标了才能向海洋中排放。但实际上,“完全达标排放的很少”。由于管辖范围的不一致,就算海洋环境监测部门知道某地存在污染物排放超标的问题,但也只能等其“ 排放至海洋中才能进行监测”。更有甚者,比如珠海等地的一些入海排污口,会伸进海洋很远以便更快地稀释污染物。
另一类难以监管的是流域污染物排放。以西江为例,如果肇庆开始污染,一路下来经过佛山、江门、广州等地逐渐加重,最后污染物总量也很可观。而且流域污染的排污口相对分散,监管也有难度。“我们希望能从上游开始控制排污,但这需要多个部门的协作”。
环保人员:尽量少吃贝类海鲜
南都讯记者谭万能《公报》指出近岸沉积物污染同时也影响到贝类体内的污染物残留超标。其中,粤东近岸贝类体内DDT(滴滴涕)和PCBs(多氯联苯)等有机污染物持续下降,而珠江口部分近岸海域中的贝类体内镉、铅等重金属超标,部分体内铅超第三类、石油烃超第二类、镉和砷超第一类海洋生物质量标准。南海环境监测中心相关专家表示,对不明其原产地的贝类“最好是少吃”。
水产批发商:有三道检测尽可放心
南都讯记者邓婧辉伊晓霞 吃贝类安全吗?记者昨日走访了黄沙和五湖四海两个广州较大水产品批发市场,两市场负责人表示,广州的贝类海鲜是可以放心食用的。
“水产品经过3道检测,市民可放心食用。”广州五湖四海水产交易中心负责人介绍,该中心水产品来自全国沿海各地的养殖户,包括粤东、粤西、大连、福建等地,也有进口水产品。黄沙水产市场的副场长也介绍说,圆贝主要来自山东大连,带子主要来自山东,很少广东的。
据了解,目前沿海养殖户多采取网箱养殖,在养殖过程中已按照规定进行定期检测和控制;捕捞之后、离开养殖场之前会进行第二道检测,一般由当地的水产品检测中心进行。水产品进入市场后,广州市农业局授权的定点检测机构,会对场内的水产品进行不定期抽检作为第三道检测,“抽样率约为5%”。除了市场里的检测点外,区里、市里、省里以及国家农业部也会不定期过来抽检。
该负责人认为,水产品自身有循环代谢系统及抵抗能力,海洋的短期污染不会对水产品造成影响,上市的水产品对各类污染物含量都有严格控制管理,市民可以放心食用。
发表评论 |
咨询:0779-2029779
随时,随地,伴你身边!
图文推荐
最新综合新闻
今日要闻
热点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