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 300万元!去年11月21日,一场寒流几乎击垮对虾养殖户傅学军:不仅一整年没有收成,还赔上饲料钱、虾苗钱及养殖场里40多名工人的工资。教训虽然惨痛,但教训又是财富,它让傅学军重拾信心——
近日,记者走进定海区长白乡大满养殖场,大大小小67只虾塘已经全部完成了清淤工作,天气转暖即可放苗。走进场中央的3个大棚,3月22日放养的300万尾虾苗已经长到了3厘米,只只活蹦乱跳。
在养殖场办公室里,傅学军信心满满地告诉记者,吸取去年天灾的教训,防患于未然,今年该做的都已做好。他说,当时事发后,人一下子“垮”了。但乡政府和群众却不顾寒冷,连续两天帮他捡虾,抢回了110多万元的损失。之后,政府领导又四处奔波,帮助联系金融贷款,解决资金问题;召开专题会议,研究相关对策。傅学军说,当时真的是感动得流泪了:“我一定要挺住,打好翻身仗……”
“现在已有市外客户打电话来问,大棚里的虾是不是可以起捕了……”历经去年的意外后,傅学军说,下决心第一件事要做的就是建大棚。去年的寒流,他露天所养的虾一夜之间冻死,但定海其他养殖户养在大棚里的虾非但没冻死,反而卖了高价。12月初,在遭受打击仅10天后,他就筹资300万元开建大棚。正如他所预料的那样,露天的虾还没开始好养,大棚养殖虾已有客户找上门了。
但毕竟资金有限,20亩大棚建起后,剩下的45亩还要露天养殖。如何最大限度确保露天养殖的对虾减少损失?
傅学军养殖场所在地长白乡北岸社区党支部书记还清晰地记得,对虾冻死后,乡党委、政府召开会议,专题为傅学军养殖场研究应对措施,认为不能等商贩上门,应主动出击市场,变被动为主动。傅学军重新梳理客户,注册了农民信箱,今年准备在网上打品牌,争取更多市场份额。“市场如天气,一样的变幻莫测、捉摸不透。我今年又投资建了100吨左右的冷库,以作备用。 ”傅学军说,去年损失那么大,也有受风大、有雾等恶劣天气影响,货运不出去等因素。今年造了小冷库,一旦遭遇连续的恶劣天气,可以暂作储存,保住虾的鲜度,减少损失。
即便这样,傅学军还是不放心。他打算借鉴长白的传统工艺——烤虾,以延长对虾的产业链,给自己留更多的余地。
“今年饲料成本每吨又上涨了1000多元,我正在核算,如何达到效益最大化。”站在虾塘边,傅学军说出了下半年的计划:“资金回笼后,再建50亩大棚。”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