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 江苏省兴化市森林公园东健身广场边的码头上,陈列着一排装满鱼苗、蟹苗的塑料桶;一条满载鱼苗的活水船上,鱼苗在船舱游动,船头上还放着一袋袋扣蟹苗。这是4月29日上午中国经济网记者在以“关爱家乡、呵护生态,科学发展、增殖放流”为主题的兴化市2010年渔业资源增殖放游启动仪式上看到的场景。
8点多35分,兴化市委书记贾春林、市委副书记金厚坤等来到码头边,将一桶桶鱼苗倒放进上官河;鱼船上,渔政人员用网打捞出鱼苗、解开蟹苗包装网,将鱼苗、蟹苗投放入河。一幅“如鱼得水”图跃然水面,放流后的鱼苗、蟹苗一下四散开来,欢快地游向水深处。
“水生生物在缓解温室效应和改善水域生态环境等方面有着特殊的作用,天然水域放养鲢、鳙鱼可减少水中的氮、磷、碳等,降低水体富营养化,抑制有害藻类。”该市水产局局长周天林说,开展增殖放流,利用生态系统食物链功能,实施生物防污治污,目的是改善和净化水质,增加渔业资源存量,合理修复水域生态环境。
“举行放流活动,既是关爱家乡、呵护生态的一个重要举措,更是为了唤起全社会共同参与水环境整治的责任意识。”市委书记贾春林在放流仪式上说,保护水乡的自然风光和丰富资源,全面实施水环境生态修复和资源养护,实现生态可持续发展,建设富庶、生态、文化、和谐兴化,我们责无旁贷、义不容辞。只要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努力,水乡兴化一定会展现“河清、水美、鸟欢、鱼肥”的生态美景。
放流仪式上,共放流鲢鱼、鳙鱼、鲫鱼、鲤鱼等8个里下河流域土著鱼种26万尾、放养扣蟹10万只。
近年来,兴化市不断完善水生生物增殖养护措施,清淤疏浚河道,建立并完善了以清理水花生等水上漂浮物为主的水环境整治长效机制,减少水域自身污染,清除25条高级主干河道定置渔具,规范湖荡大水面养殖,对市河捕捞规范五个统一,取缔市级主干河道上存在的电捕鱼和过河大罾、网簖、地笼网、毒鱼等行为,实现养殖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共存。
兴化市以“中国生态河蟹第一市”享誉全国。去年,全市淡水产品总量24.2万吨,连续20年荣登全省内陆渔业县榜首,渔业现价产值超过43.13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中有1278元来自水产业。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