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
|
曾在在斯里兰卡从事多年海参养殖工作湛江天利海参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技术总监陈水春表示,海参养殖市场利润空间较大,公司创新“科研+基础+农户”的“科研+基础+农户”的模式可帮助广大农民增产增收。 |
海参因“其性温补,足胜人参”而得名,是人们喜爱的滋补佳品,位列“燕鲍翅参”传统滋补四宝之一。海参自古产自渤海、黄海,南方湛江鲜见其身影,普通百姓更难有口福品味。
|
瓶子里有幼体海参,别看这小家伙你肉眼可能难以发觉,但三头几个月,便可上市赚钱了。 |
日前,图读湛江
《海参走上市民餐桌,还有多远?》报道了由湛江天利海参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和广东省农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承担的“白沙参规模化全人工育苗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取得成功,引起广大网友特别是水产养殖户的关注。昨天,笔者一行专程探访了位于东海龙海天附近的试验基地。
|
盆子里就是培育不久的海参苗。 |
据了解,该项目于去年经省科技厅批准开始研发,一年多来,参与研发单位攻克多个技术难题,掌握了关键性技术,成功培育出一批规格为0.5——8厘米的白沙海参苗400万尾,并在廉江、钦州等地创建了约2万亩白沙参养殖示范基地。
|
海参幼苗就在池里乖乖的长大。 |
拥有漫长海岸线的湛江能否适合养殖海参?同行的湛江师范学院的陈道海教授认为湛江不少虾池适宜养殖海参。他表示,“白沙参规模化全人工育苗技术研究与应用”的研发成功可改变湛江长期以来较为单一的水产养殖结构,丰富水产资源,并将有效地促进我市的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前景可观。据业内人士介绍说,相对目前“湛江一条虾”养殖成本高、风险大的局面,推广养殖海参更具优势。在北方沿海地区,超过一半的人工虾池已改养海参并取得明显的经济效益。
|
成品的海参价格不菲。图为湛江天利海参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养殖生产的海参干品。 |
曾在在斯里兰卡从事6年海参养殖工作的该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技术总监陈水春表示,海参养殖6个月就可上市,每只可达300克,市场利润空间较大。为进一步在本地推广海参养殖,公司创新“科研+基础+农户”的模式,通过开展技术培训班、现场技术指导和基地实践培训等形式,对基地技术人员和农民进行培训,带动白沙参的育苗和养殖技术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养殖,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步伐,帮助广大农民增产增收,走上脱贫致富的道路。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