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 鲍(Abalone),俗称“鲍鱼”,是国际市场最畅销的海产品之一。鲍是名贵的海珍品,其肉质营养丰富,味道鲜美,素有“海味之冠”的美称,自古就被列为“海产八珍”之首。从鲍肉中提取的鲍灵素Ⅰ、Ⅱ、Ⅲ和馏分物C可抑制疱疹病毒和流感病毒A,鲍灵素Ⅲ还具有较强的抑制癌细胞作用。鲍壳表面粗糙,内面有珍珠光泽,鲍壳又称为“石决明”,具有清肝明目、滋阴潜阳之功效。此外,鲍壳还能作为装饰品和贝雕工艺的原料,有较高的经济价值。
伴随鲍高密度立体式养殖模式的推广和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其病害也接踵而至,并且呈现逐年加重的趋势,严重威胁到鲍养殖业的发展。鲍的生物性病害包括细菌、病毒、寄生虫、真菌等,相关研究表明,人工养殖条件下,细菌和病毒是引起鲍鱼大规模发病和死亡的主要致病原,并具有季节性等特点。
1 细菌病
1.1 鲍苗“掉板症”
杂色鲍鲍苗“掉板症”发病特征为:在杂色鲍幼苗培育期间,鲍苗附着后1~20d,肉眼可见大量鲍苗在附着薄膜板上死亡并脱落。经显微镜观察,可发现许多鲍苗虽然附着在附着基薄膜上,但其活力很差或甚至已经死亡,一般暴发期不超过3d,死亡率99%以上。该病的病因复杂,关于病原菌目前有以下报道:
刘广峰等证实杂色鲍幼苗“掉板症”是由溶藻弧菌(Vibrio alginolyticus)和溶珊瑚弧菌(Vibrio coralliilyticus)感染引发,感染试验表明溶藻弧菌的致死高峰期早于溶珊瑚弧菌,具有更强的毒力。蔡俊鹏等从深圳发生“掉板症”的杂色鲍苗中分离到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其具有很强的毒力,这与该菌能分泌蛋白酶、脂肪酶和明胶酶等多种具有致病力的胞外产物和溶血素有关,这些酶能分解宿主机体组织,造成组织广泛受损。王瑞旋等研究了杂色鲍苗脱落死亡周期中水质、硅藻和细菌变化情况,结果显示鲍苗脱落前各水质指标无明显变化,说明鲍苗脱落与水质等相关因子无关,并从鲍苗脱落高峰后的水体及附着膜上均分离到一株优势菌,鉴定为副溶血弧菌。徐力文等利用多种抗生素联合用药防治“掉板症”取得了显著效果,进一步证实了副溶血弧菌是引起鲍苗大量脱落死亡的原因之一。
1.2 脓毒败血症
马健民等从大连爆发脓毒败血症的皱纹盘鲍体内分离到坎氏弧菌(V. campbellii), 病鲍外观症状主要表现两种类型:腹足呈僵硬收缩状,表面有大小不等的脓疱;腹足呈松弛舒展状,肌肉组织疏松,可轻易捏穿。坎氏弧菌首先存在于血淋巴,进而遍布全身各组织、器官,其通过分泌胞外酶,破坏正常的组织结构而致鲍死亡。调查发现当水温高于16℃,脓毒败血症便开始流行,鲍患病的机率与水温成正比。
1.3 溃疡症
陈志胜等从患溃疡症的杂色鲍病灶处分离到亮弧菌Ⅱ(Vibrio splendidus Ⅱ),人工感染试验证实为病原菌。该病主要发生在每年的春夏之交水温升高时期,水质越差发病越迅速,病鲍表现为足肌溃烂,色素脱落,运动缓慢,附着力降低,不摄食,其死亡率可达60%~80%。病原菌从足部上皮侵入,进入结缔组织、肌肉组织和血窦,并在神经周围引起空洞。杂色鲍的致死原因可能是由于全身各组织的线粒体病变,导致能量供应减弱,各细胞器损伤加重,细胞损伤进入不可恢复阶段,病鲍丧失运动能力和消化功能,最终衰竭而亡(陈志胜等,2004)。
叶林等证实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 sp.)的荧光假单胞杆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为皱纹盘鲍幼鲍溃烂病的病原菌,症状表现为腹足出现直径1~2mm的数量不等脓泡,挑破后有淡黄色脓汁流出。
1.4 脓疱病
河流弧菌Ⅱ(Vibrio fluvialis Ⅱ)是皱纹盘鲍“脓疱病”的主要病因,该病多发生于每年高温季节,此时水温适合病原菌生长。病鲍腹足有一到多个微微隆起的白色脓疱,脓疱破裂后流出大量白色脓汁,并留下深孔,足肌表面呈现不同程度的溃疡,鲍的吸附能力减弱,最终脱落,饥饿致死。生产养殖中,幼鲍剥离后15~20d是出现脓疱病的高峰期,此时鲍受外伤的几率较大,加之饲养条件变化比较大,鲍的体质受到不同程度影响,很容易发病。人工感染试验证实,脓疱病的发病部位多出现在足部有外伤的部位,这与实际生产中所观察到的发病周期吻合。河流弧菌Ⅱ主要通过分泌脂肪酶、蛋白酶、淀粉酶、明胶酶及溶血因子等胞外毒素引起鲍发病,这些酶作用于鲍足部,溶解其肌肉组织和结缔组织为细菌提供营养物质,随着细菌的大量增殖和胞外产物中细菌酶量的增多,腹足的病变不断加重,鲍失去运动和吸附能力,无法摄食,最终死亡。
另有报道表明,溶藻弧菌是引起福建沿海九孔鲍脓疱病的病原菌,药敏试验表明病原菌对大多数药物均不敏感。
2 病毒病
2.1 “肌肉萎缩症”
在国内,于金海等研究我国大连患“足萎缩症”的皱纹盘鲍幼鲍时发现,足肌肉组织细胞间隙存在大量直径为45~55nm的病毒样颗粒,在吻细胞肿胀的内质网中发现80~110nm的病毒样颗粒,具有囊膜,厚度约2nm,在鲍发病过程当中,投喂抗生素无效,极有可能是由病毒引起的;电镜观察肝胰腺细胞损伤最为严重,推测病原菌首先感染消化系统,使消化器官发生病变,摄食受阻,引起鲍消瘦。Pen等在台湾地区发生“肌肉萎缩症”的九孔鲍体内发现一种疱疹病毒样颗粒,该病毒与报道的牡蛎体内寄生的疱疹病毒一样。
在国外,Nakatsugawa等从发生肌萎缩症的日本黑鲍(Nordotis discus discus)体内发现一种病毒样粒子,呈20面体形,直径大小为120nm,存在于细胞间质或部分处于萌芽状态,这与从软壳蛤内分离到的胞外病毒相似;并在自然发病黑鲍横索和神经干周围发现肿瘤样细胞团块,这些细胞的细胞核固缩,团块中央细胞坏死;实验证实该病毒以垂直方式传播。Otsu等从日本发病黑鲍神经干周围的细胞质中发现病毒粒子,并从病鲍血细胞分离到与反转录病毒形状
和大小类似的病毒粒子。
2.2 裂壳病
王斌等从发生“裂壳病”的皱纹盘鲍鲍苗上分离到一种球状病毒,大小为90~140nm,具双层囊膜,无纤突,是一类在血细胞质中装配的病毒粒子,病毒经口进入机体,破坏上皮后侵入结缔组织,侵染血细胞后,随血液循环传遍全身。病鲍表现为摄食量下降,对光反应不敏感,贝壳变薄、外翻,壳孔相连串,表面有大量粘液状物质。病理变化表现为结缔组织排列零散,部分血细胞坏死,无包涵体,上皮细胞以坏死为主,超微结构观察发现病毒粒子存在于器官松散的组织间隙和血窦的血细胞基质内。
王江勇等在研究广东汕尾杂色鲍的“裂壳病”时,在细胞质中发现一种球状病毒,大小为150~220nm,具囊膜,表面光滑,无包涵体,主要侵染鲍的腹足、外套膜、性腺、肝、鳃等部位,使这些部位呈现不同程度皱缩;电镜观察病变细胞的细胞器损伤最为严重,线粒体肿胀,细胞质出现髓鞘样结构,核膜溶解甚至消失。
2.3 鲍暴发性流行病
宋振荣等从流行性死亡的九孔鲍肝脏细胞质中发现一种球状病毒粒子,大小约100nm,被感染的肝细胞中内质网、线粒体和高尔基体等细胞器数量减少,核质萎缩和核变形,感染实验证实水温高于25℃时,供试鲍基本不发病。张朝霞等研究了杂色鲍暴发性流行病,发现主要病原之一为2种球状病毒,大小为135~150nm和95~110nm,这2种病毒均为非包涵体病毒,发生在细胞质中的一种具有双层膜的被称为“封入体”泡状结构中;病理观察发现,病毒感染的肠组织和肝细胞出现严重的病变,在病鲍的肝及肠发现大量病毒粒子和细菌。
黄印尧等报道福建省东山县养殖九孔鲍的暴发性流行疾病,致病原是一种大小约为100nm的球状病毒,散在或成堆存在于病鲍的胃肠道、消化腺、性腺和肌肉组织中,病毒可通过受污染的水、人员、运输工具和饲料传播。该病主要发生在每年的春、冬季节,此时水温低于24℃,发病急,传播快,死亡率高,眼观无明显的发病症状,解剖发现肠粘膜有明显的水肿。
石正丽认为引起鲍暴发性死亡的球状病毒有4种类型:
Ⅰ型病毒:直径90nm~140nm,平滑表面的双层囊膜(8nm-10nm),核壳体直径70nm-100nm,在血细胞的和间质组织的细胞质中繁殖。
Ⅱ型病毒:直径100nm,有囊膜,六角形核壳体,在肝、肾和肠的上皮细胞的细胞质中繁殖,通常在内质网中出现,为DNA病毒。
Ⅲ型病毒:直径135nm~150nm,有囊膜,表面有尖刺,二十面体的核壳体直径lOOnm-110nm,在受感染鲍的肝、肠细胞(包括上皮细胞和间质细胞)的细胞质的双层囊泡中装配。
Ⅳ型病毒:直径90nm~110nm,有平滑表面的囊膜,二十面体的核壳体,在受感染的肝、肠细胞(包括上皮细胞和间质细胞)的细胞质的双层囊泡中装配。
从地理分布上看,Ⅰ型病毒主要在我国的辽宁、山东等北方地区发现,而Ⅱ、Ⅲ和Ⅳ型病毒主要在福建、广东和海南等南方地区发现。
3 寄生虫
3.1 体内寄生虫
3.1.1 纤毛虫
李太武等在皱纹盘鲍幼鲍体内发现一种纤毛虫,虫体锥体形,前端细尖后端钝圆,周生纤毛,前后各有一个较大而明显的伸缩泡,大多数寄生在消化道、外套膜、血窦和组织间隙,其存在处无炎症反应,侵染鲍不摄食、爬行缓慢,不久便死亡,感染率达60%,死亡率近100%。Botes等在南非南部沿海野生的中间鲍H. midae和华丽鲍H. spadicea上发现两种纤毛虫,它们寄生于鲍的鳃、外套膜和食囊上皮等部位,寄生于鳃上的数量较多,妨碍鲍的呼吸作用,对生长无影响。
3.1.2 帕金虫
帕金虫寄生于鲍的腹足和外套膜结缔组织中,或在血淋巴中聚集成游离的褐色团块,通过释放动孢子以水平传播方式在软体动物间传播,可感染有黑唇鲍H.rubra、绿唇鲍H. 1aevigata、小圆鲍H. cyclobates和阶纹鲍H. scalaris等,被感染鲍的足部、外套膜和闭壳肌出现脓疱而影响其商品价值。
3.1.3 单孢子虫
Diggles等在北爱尔兰大量死亡的彩虹鲍H.iris的肌肉、结缔组织和神经组织检测到单孢子虫,该寄生虫通过血液循环至全身,病鲍表现为:消瘦,附着无力,感染严重的外套膜肿胀,出现白斑。
3.1.4 肾球虫
肾球虫寄生的鲍种类很多,包括美国加利福尼亚的黑鲍H.cracherodii、红鲍H. rufescens、粉红鲍H. corrugata、绿鲍H. fμlgens和平鲍H. walallensis和南非的中间鲍。肾球虫能引起受感染鲍的肾上皮细胞肥大,严重时坏死,但不引起血液学反应。
3.2 壳表寄生虫
壳表寄生虫包括才女虫和缨鳃虫等。日本南部野生杂色鲍上发现5种才女虫:有刺才女虫(P. armata)、韦氏才女虫(P. websteri)、东方才女虫(P. flava orientalis)、凿贝才女虫(P. ciliata)和贾氏才女虫(P. giardi)。才女虫在鲍壳上钻穿管道,并在壳内表面形成盘形隆起, 受感染鲍贝壳易碎,贝体消瘦,重者死亡,壳长3cm以上的鲍易受其害,在贝壳上穿孔数目随壳的长大而增加。缨鳃虫主要危害红鲍、绿鲍、粉红鲍和中间鲍等单壳类软体动物,寄生于鲍壳生长的内边缘,抑制周围棱形柱的形成,严重时影响贝壳向下生长,并造成破裂。
4 真菌病
关于真菌感染引起鲍发病的报道很少,目前仅见密尔福海壶菌(Halipthorors milfordensis)引起西氏鲍H. siebodii真菌病和艾特金菌(Atkinsieua sp.)引起盘鲍卵菌症两种。
5 鲍类病害的防治技术
5.1 改善养殖环境
良好的养殖环境具有促进生态平衡,预防传染性暴发病的作用。养殖者应当定期清洗养殖池,清除堆积的有机物,必要时添加消毒剂进行消毒。池水要保持充足的氧,病害发生时应尽量不进水,必要时投放微生态制剂改善水质,养殖用水最好经过砂虑处理。在养殖环境使用紫外线等杀菌设备或者通臭氧可以杀灭细菌控制养殖环境中细菌量,也可起到阻断病原传播的作用。
5.2 做好亲鲍选育和鲍苗培育工作
亲鲍选育时,应选择贝体健壮的,并减少放养密度,强化营养培育,促进性腺发育。对亲鲍要进行严格检疫和消毒,减少垂直传染的危险,保证育苗用的亲鲍不带病,是杜绝鲍病传染的重要手段。鲍苗育苗最好选在3~5月份或者8~9月份进行,使鲍苗附板阶段尽可能避开当地养虾污水排放的高峰期和冬季低温期,并采用砂滤海水或循环水育苗。鲍苗附着后30~40d、壳长3~4mm进行剥离,剥离后采用配合饲料与江篱混合投喂或全部使用配合饲料饲喂。
5.3 减少应激反应,降低鲍的能量消耗
凡是刺激鲍产生非特异性全身反应的内外环境因素通称为应激原。鲍在比较缓和的应激原作用下,可通过调节机体的代谢而逐步适应,但是如果应激原过分强烈或持续的时间过长,鲍就会因能量消耗过大,使机体抗病能力下降,给水中某些病原微生物对宿主的侵袭创造条件,引起疾病的感染甚至暴发。因此在冬季低温期和夏季高温季节如何减少应激,是维护和提高鲍机体抗病力的关键之一。
5.4 采用生物防治方法
生物防治原理是根据同一生态系统中的不同微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微生物间的寄生作用,减少或消灭病原微生物,起到防治疾病的功效。目前针对弧菌病防治的微生物主要包括:噬菌体、噬菌蛭弧菌、拮抗菌和海洋微藻等。鲍病采用生物防治是取代化学药物和抗生素的最好选择,可大量地降低治病过程中抗生素、杀虫剂等药物的用量,保护了生态环境,同时降低防治的费用,减少病原微生物抗药性的产生,增强治病的效果。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