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 2009年,河南水产品产量达92.9万吨,比1949年的2000吨增长了463.5倍,比1978年的2.5万吨增长了36.2倍,全省人均水产品占有量达9.5公斤。可以说,河南渔业的发展,不仅成功解决了“吃鱼难”问题,而且丰富了城乡居民的“菜篮子”,为保障农产品市场供给和食品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
扩大规模渔业产值大幅提高
几十年来,我省水产养殖面积不断扩大,新中国成立初期只有50多万亩,1978年达196万亩,2009年增加到377.7万亩,比新中国成立初期增加了6倍多,比1978年翻了近一番。水产行业年总产值达145.5亿元,比1978年的0.2亿元增长了726.5倍,渔业在大农业产值中的份额进一步提高。与此同时,全省渔民的人均纯收入也快速提高,2009年达6055元,比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高出1248元。大量的农村劳动力从事渔业生产走上了富裕之路。
渔业的发展还带动了饲料加工、水产品运销、旅游、休闲、餐饮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对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
渔用饲料厂从无到有。截至2009年,全省渔用饲料厂有75家,年生产能力110万吨,年产值近30亿元;渔药厂6家,年生产量1000多吨,年产值1亿多元;休闲渔业异军突起,2009年全省观赏鱼养殖生产量达1亿多尾,建成大型观赏鱼市场两个,观赏品种达500个,年产值近4000万元。全省各类涉渔休闲、观光、度假、垂钓企业3000多家,经营利用水面80多万亩,直接安置就业人员10万多人,年接待游客2000多万人次,全省休闲渔业年综合产值20多亿元。
水产品出口实现“零”的突破。2009年全省水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到23家,生产品种50多种,加工能力达5万吨,年产值3亿多元,出口品种达20多个。全省水产品出口量9000多吨,创汇5000多万美元。水产加工业的快速发展成为拉动全省水产业发展的一大动力。
调整结构生产方式实现转变
仅靠扩大规模带来的效益是有限的。河南根据资源和市场变化情况,不断调整优化生产结构,为渔业产业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多年来,河南始终坚持科教兴渔。各级科研、技术推广机构紧紧围绕全省渔业发展的中心任务,积极开展水产科学研究和科学技术普及工作。在基础理论和新技术领域等方面取得较大突破。改革开放以来,全省承担省部级科研项目100多项,推广实用技术200多项,共获得省部级奖30多项。累计培训渔业从业人员100多万人次。
先进科技成果的推广和渔民素质的提高,对渔业的全面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池塘、湖泊、水库养殖面积不断扩大,集约化养殖模式逐步推开并兴起,渔民收入明显增加。
随着向质量和品牌要效益的理念逐步深入人心,全省渔业开始向“生态、高效、品牌”方向发展。2009年全省名特优水产品产量占水产品总产量的60%以上,无公害水产养殖面积占全省养殖总水面的35%。
目前,全省已建成河南省黄河鲤鱼良种场、河南省水产良种场、河南淇县淇河鲫鱼原种场等11个省级水产原良种场,年优质苗种生产能力达到63亿尾。形成了沿黄集约化黄河鲤鱼高产养殖区、豫南和豫东特色水产生产区等一批区域优势主导产业,打造了“南湾鱼”、“松针鱼”等多个渔业品牌。
水产品市场信息体系建设初具规模。全省共建有各类水产品批发交易市场51个,初步形成了省市县三级水产品市场销售网络。其中,郑州市亚宏水产品批发市场和郑州市柳林水产品批发市场都是农业部定点水产品批发交易市场,水产品年交易量分别为50万吨和10余万吨,年交易额分别为30亿元和8亿元。
水生生物资源养护力度也逐步加大。开展水生生物资源增殖放流活动是贯彻落实国务院《中国水生生物资源养护行动纲要》的集中体现,也是保护水域生态平衡、促进可持续发展、造福子孙后代的一件大事。2000年初,我省就开展了水生生物资源增殖放流活动,并开始实施渔业资源修复行动计划,近年来全省累计放流各种鱼类2亿多尾,不仅有效恢复和保护了渔业资源环境,同时进一步增强了社会各界保护资源、爱护环境的意识。
加快发展打造内陆渔业强省
谈起河南渔业的发展前景,河南省农业厅水产局局长姬广闻胸有成竹:“今后一个时期,我省将加快渔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大力推进渔业健康养殖,全面提高渔业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逐步把我省建设成为内陆渔业大省和渔业强省。到2020年,力争使全省水产品总产量达到180万吨,实现行业总产值320亿元,渔民年人均纯收入达到1.2万元。”
为实现这一蓝图,一份详细的工作计划已经出炉。
培植优势主导产业,大力发展健康养殖业。继续抓好主导品种发展,不断扩大规模,提高质量。到2020年,全省优势主导水产品和名特优水产品养殖面积要占养殖总面积的70%以上。深入挖掘渔业发展潜力,突破一批关键技术,培育、引进一批水产良种,使渔业科技贡献率达到70%以上。努力打造知名渔业品牌,做好渔业品牌的推介工作,增强整体市场竞争能力。
加强质量管理,不断提升水产品质量安全水平。逐步健全完善符合我省实际、与国际接轨的水产品质量标准体系、检验检测体系和质量安全全程监管体系,加快建立水产品质量安全长效机制。加快各类渔业标准化示范区、标准化养殖基地建设,大力推广健康养殖技术和养殖方式,提高技术入户率和应用水平。对生产比较规范、质量保障体系比较完善的养殖基地和生产加工企业,实施养殖GAP认证、加工领域HACCP认证和无公害水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水产品认证。
加快渔业产业化进程,提高渔业整体效益。加大扶持力度,加快培植一批起点高、规模大、效益好的外向型龙头企业。推进优势产品向优势企业集中,优势企业向优势产业和优势区域集聚,构建渔业板块经济。到2020年,全省规模以上渔业龙头企业发展到80家,其中年销售收入过亿元的达到20家,省级重点龙头企业发展到40家。加快建设一批产出能力强、科技含量高、示范作用大的水产品基地。建成无公害标准化水产品生产基地250万亩以上。推进渔业组织化建设,加快建立一批带动力强、机制完善、运营规范的渔业专业合作组织。
河南省水产科学研究院35年获40余项科技进步奖
我省水产养殖对象由20世纪80年代初的不足10种,增加到现在的30余种。黄河鲤鱼经20多年提纯、复壮系列选育,生长速度提高36%,年产量达12.8万吨。1990年,我省首次在白龟山水库移植银鱼获得成功,目前成果已应用到全省60多座大中型水库,银鱼年产量达70万吨,产生效益2000多万元……
在全省渔业经济快速发展的这一系列进程中,河南省水产科学研究院功不可没。
河南省水产科学研究院创建于1975年,为省农业厅直属公益类事业单位,是我省唯一的省级水产科学研究机构,先后承担完成国家、农业部及省厅科研攻关项目110余项,获得省(部)、厅级科技进步奖40余项。35年来,该研究院完成的“中低产地区水产养殖技术研究”项目,使洛阳吉利区成为我省渔业高产高效的典范;完成的“稻田养鱼技术研究”和“鱼莲共养技术研究”项目,促进了农民增收,为我省渔业综合养殖注入了新的活力;完成的“集约化鲤鱼高产驯化养殖技术研究”项目,使我省渔业产生了飞跃式的发展,池塘单产由原来的不足300公斤,在1~2年内上升到1吨以上。
目前,省水产科学研究院营养专家和科研团队在多年研究的基础上,又筛选出了酶制剂、小肽、低聚糖等一批高效无公害营养添加剂,应用到渔用饲料中,提高了饲料的利用率,增强了鱼类品质。生产出的“大德”牌渔用配合饲料高效、安全、环保,营养技术达全国领先水平,产品供不应求。
省水产科学研究院生态环境研究专家介子林博士带领的科技团队完成的河南省重点攻关项目“集约化池塘生态修复技术研究”,在池塘水面水培空心菜等植物实现池塘生态环境原位修复,取得较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项目试验结果显示:每亩池塘每年可生产蔬菜400公斤,价值400元;增加优质鱼100公斤,价值800元;节水660立方米,节电105度;减少废水排放660立方米。
此外,省水产科学研究院还通过对水环境容纳量、最大允许放养量、养殖自身污染等方面的研究,确定最佳的养殖密度和放养量,为渔业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持协调高效发展提供了科技支撑。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