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民节前夕,荣成市人和镇院夼村渔港码头,渔船整装待发。
4月20日,渔民在荣成市人和镇朱口渔港忙碌。由于海洋渔业资源日趋贫乏,渔民出海捕捞上来的鱼虾数量和质量明显下降。
在朱口村的龙王庙外,前来祭海的渔民在准备祭品。
朱口村的渔民将祭海用的祭品抛向大海。
4月20日,谷雨节。一大早,荣成市人和镇朱口村的村民们就自发到村里的龙王庙祭拜海神。渔民们在船老板的带领下,带着饽饽等供品到龙王像前“上供”。随后,他们在家中大宴宾朋。村里一位老人告诉记者,虽然多年来村里都有谷雨祭海的习俗,但如今祭海的人比以前明显减少,有的村庄甚至很少有人祭海。这种情况的出现,与如今人们有了更多的谋生手段、不再单纯“靠海吃海”有很大关系。记者还发现,祭海的人群中,操外地口音的人已经越来越多,本地祭拜者中已经难觅年轻人的身影,渔民结构正悄然发生着变化。
“外来户”成为渔民“生力军”
19日下午4时许,在院夼村龙王庙内,闫景森正与其他渔民一起祭拜海神。闫景森是黑龙江人,1992年便来到该村,在渔船上当起了渔民。2000年,他出钱买了一条小渔船,自己当起了船老板。如今,闫景森已经和村里的渔民没有了区别。
当天下午,记者在院夼村的码头遇到正准备出海的于永水。他正与其他渔民一起整理着网具,为当晚出海做最后的准备。聊了几句后记者发现,这里的渔民基本上都不是威海本地人。“我们两条船上一共18个人,大部分都是外地人。”于永水告诉记者,他的老家在海阳市,8年前他就来到这个渔村当起了渔民,他所在船上的很多伙计也是如此。虽然不是当地人,但他们早已习惯在每年的谷雨节随船老板一起祭海祈福。在他们心里,自己早就是一名渔民了。
“渔民基本都是外地人,村里的年轻人已很少有去当渔民的了。”采访中,院夼村73岁的老渔民王义宽感慨道。他告诉记者,从他父亲那一代开始,他们家就一直养船打鱼。现在,他的两个儿子还分别养着一对大马力渔船。受家庭氛围影响,王义宽的大孙子也选择在海校学习。本以为毕业后他会接父亲的班,逐渐成长为新一代船长,没想到,孙子毕业后却选择了改行,成了村里鱼粉生产企业的一名职工。王义宽感慨道,出海打鱼风险太大,目前家里不愁吃不愁穿,孙子找一份陆地上的工作,全家人更放心。
今年25岁的王里根在院夼村村委会工作,他告诉记者,目前该村共有3600多人,渔民900多人,年龄多在35岁至55岁之间,年轻人已经很少再出海打鱼了。村里养着130余对大马力船,按每对船需要16人计算,共需要2000余人进行海上作业。由此可见,该村至少已有1000余名外来的“新渔民”。
“船老大”青黄不接
院夼村的情况并非个例。记者随后走访的荣成市人和镇朱口村有4100多口人,如今从事海上作业的只有400余人。在石岛管理区港湾街道办事处蚧口村,全村2470余人中,从事海上作业的仅占30%;而在石岛管理区港湾街道办事处大鱼岛村,全村9000多人,仍从事海上作业的已不足2成。
大鱼岛村村委会工作人员王勇钢介绍说,该村目前有大马力渔船200多对,不少船老板都是20岁出头的年轻人。“不过,他们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船老板了。”王勇钢说,过去船老板既是老板又是“船老大”,他们对海上作业十分熟悉,每次出海都要亲自带队,在渔民中具有极强的号召力。而如今,很多“船老板”只是在家负责后勤工作,由从外面雇的船长带队出海。然而,由于老一代船长已逐渐“退休”,年轻人中从事海上作业的又逐年减少,使得有经验的船长“青黄不接”。
“我花了半个多月的时间才招到一名合适的船长。”今年48岁的院夼村村民王行国说。王行国家中有一对大马力渔船,20多年来他身兼老板和船长两职,带队出海。今年,受年龄和身体条件等影响,他决定不再出海,另雇一名船长带队。然而,到处托人打听、到中介机构寻找,半个多月后,他才终于找到了船长的合适人选。他说,院夼村的一百多个船老板中,有二三十个只当老板、不当船长。而据他估计,由于从事海上作业的本地年轻人越来越少,船老板们又倾向于用本地人作船长,招船长的难度会越来越大,未来不少外来务工的渔民都有可能成长为船长。
渔民“洗脚”上岸
记者探访的院夼、朱口、蚧口、大鱼岛、河口5个村,无一例外地依靠捕捞业发展起来,并很快围绕渔业发展工业和旅游业,且取得了很好的成绩。而很多村民之所以不再冒着风险出海打鱼,就是因为村里蓬勃发展的企业给他们提供了就业机会。
“我小时候的伙伴,要么在外地工作或读书,要么在村里的水产品加工厂里干。”王里根说。
“近海渔业资源严重衰退,出海打鱼风险又大,村民们因此不愿意再从事海上作业。”朱口村党支部书记伯绍国说,“我们村大部分人在村办企业———朱口集团有限公司下属的造船厂、冷藏厂、网箱厂工作。”
大鱼岛村村委会王勇钢告诉记者,该村下辖造船、绳网、港口、水产品加工、育苗养殖、旅游酒店、房地产等30多家企业,众多村民在村办企业里工作。
近几年,荣成市成山镇河口村旅游业则风声水起,村民受益匪浅。
……
在此过程中,村民们完成了从渔民到企业职工乃至企业管理者的“转身”。据统计,目前,大鱼岛村有1000多人在村办企业就业,而院夼村和蚧口村村办企业职工的一半是本村村民。这些村民的年收入一般都在2万元以上,企业还为他们缴纳各种社会保险。退休后,除了每月发放的退休金外,村里还定期为他们送去米面等福利品。“2009年,我们村拿出500多万元为村民和退休人员发放各种福利。”王勇钢介绍说。
渔业纷纷“转航”
“虽然近年来日渐感到渔业资源的枯竭,但今年这种感觉尤其明显。”在采访中,许多渔民告诉记者,今年捕捞业的“寒意”更浓。在记者走访的几个村中,今年截至目前,仍有三分之一的渔民未能出海。
“如果村里一直依靠捕捞业,这样的形势会带来很大打击。”朱口村党支部书记伯绍国说,自1958年以来,近海捕捞曾在近半个世纪里是该村村民谋生的主要手段。不过,这种局面近年来得到了根本改变。上世纪80年代中期,该村开始围绕渔业办工业,渔业配套产业快速发展。2003年,村里将渔船卖给了个人。如今,该村还有100马力以上的渔船70多对,捕捞业在该村GDP中所占的比重日益减小。伯绍国说,朱口集团有限公司目前正着力发展航运业,2004年至2008年间,航运业是该公司主要的利润来源。“总体来说,朱口村的发展仍然是做活‘海文章’。不过随着形势的发展变化以及近海资源的枯竭,渔业的产业结构已经发生了变化,正从传统渔业向工业渔业、港口渔业发展。”伯绍国说。
与朱口村类似,蚧口村也积极寻找做活“海文章”的新角度。“捕捞业曾经是村里的支柱产业,不过目前村里已经找到了新的经济增长点。”蚧口渔业集团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刘军说,该村在2000年前后出现了转让渔船的高峰,如今村里22对大马力渔船都已交给个人经营。集体经营的渔船只剩下两条,都是远洋捕捞船,而目前捕捞业的产值在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还不到1%,修造船、冷藏加工、特种动物养殖则成为该公司的支柱产业。
今年谷雨节,石岛管理区大鱼岛村盛大的祭海仪式再次引起人们的关注。作为中国最大的自然渔村,以捕捞业为主的大鱼岛村曾经是山东省渔业战线上的一面旗帜。不过,2000年以来,由于海上资源日渐衰竭,大鱼岛村没有及时转型,经济发展停滞不前并逐渐落伍。随后,在新形势下,大鱼岛村确定了港口、造船、旅游、房地产四大发展重点,经济随之搞活。
采访中,几个渔村的负责人均表示,渔业资源的日益枯竭对渔业的总体发展而言的确非常不利,但越是在这种情况下,越要跳出传统,寻找渔业发展的“新角度”,做活“海文章”,这才是渔业发展的未来所在。
发表评论 |
咨询:0779-2029779
随时,随地,伴你身边!
图文推荐
最新综合新闻
今日要闻
热点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