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 2010年崂山区已制定海洋渔业发展“低碳路线”,采取多种措施减少养殖生产活动中的煤炭、柴油使用量,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努力实现渔业生产富民生态双赢。
推进“低碳”养殖
在水产品养殖方面,崂山区将采用“低碳”节能无公害化生产技术,降低养殖生产能源消耗,实现“低碳”生产。
对养殖企业的无公害水产品生产企业、养殖户实行 1至 2万元的产品、产地补助,继续推行无公害水产生产标准,推广“太阳能养虾”,深水抗风浪网箱等“低碳”无公害化养殖新技术,压缩养殖生产过程中的能源消耗,降低排碳量,并实现刺参、鲍鱼、对虾等特色养殖水产品的品牌化战略。
转换渔业生产方式,将渔业与旅游业相结合发展休闲观光渔业,2010年崂山区计划投入资金在流清湾、青山湾建设垂钓平台两处。按照生态渔业发展规划继续实行海洋生物增殖放流,计划在沙子口海域放流各类中国对虾和鲅鱼苗等优质苗种 2.5亿单位。
实施生态“放养”
崂山区还将采取措施,实施海洋生物生态“放养”工程,增强崂山水域海洋生物“吸碳、固碳”能力。
通过涵养和有限增殖海域内有益海洋藻类,形成以藻养贝,以藻养虾,以贝养蟹的生态“放养”机制,保持海域内生物种群数量的稳定增长,增强海域内藻类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达到每平方公里年均100至 120吨的水平。
进一步开发海藻人工增殖技术,加大海洋藻类人工养殖收获扶持力度,提高海藻植物产量。鼓励近岸渔民开发海洋藻类如牛毛菜、海木耳等海洋野生藻类的经济价值,从而达成人工增殖,加工成“海凉粉”、“海苔”等大众食品供应市场;进一步投放人工渔礁 15 万方,扩大小麦岛五丁礁海域“海洋牧场”规模,吸引集聚鱼群,培植生长藻类,形成生态辐射效应。
推行海上水产“物流新模式”
2010 年崂山渔业捕捞作业渔船将进一步推行海上水产“物流新模式”。这种物流新模式是将船只划分为捕捞船和收购船两类,让捕捞船在一定海域内捕鱼,每隔一定时间将舱内渔获卸载给收购船,再由收购船将多艘捕捞船的渔获运往沙子口渔港中心码头,而收购船则在再次启航前备足海上捕渔船所需的给养与油料。
据介绍,这一新型“物流方式”一方面能够节省捕鱼船来回返港的路程,使每吨捕捞水产品的柴油平均消耗量减少为原来的一半。另一方面能够大幅延长捕捞船只的海上捕捞作业时间,增加鱼虾捕获量。据测算,在应用了这种海上水产“物流新模式”之后,沙子口中心渔港的捕捞作业船每年总共能节约燃油1640余吨,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5210余吨,并使渔民增收1200余万元。
另外,崂山区还将按照“拆旧并小”的原则,淘汰设备落后、污染重、效益差的旧渔船和近岸小渔船,这一措施每年能节约柴油消耗 1170余吨,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3720余吨。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