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文勇——有什么新技术、新设备适合对虾养殖,是他最关注的事。
陈文勇是地道的海南人,技术员出身的他从1999年开始在海南自己承包虾塘养虾,到如今,发展到4个养殖场,面积达800亩的规模,且养殖效益年年都不错,在海南小有名气。
水处理是养殖的根基
“现在的虾是越来越难养,主要还是水的问题。”陈文勇认为,传统的对虾养殖技术、操作并没有多少问题,也不存在技术上的退化,关键在于养殖过程中的水质已大大不如以前。“单个养殖户为什么虾养得好,主要还是他们在水处理上做得比较好,虾塘小,通过地下水就能解决问题,技术含量并不一定高。而大多数大的养殖场没有单独水源,多是从外海抽水,而养殖废水也是同样直接排放到海里,海水污染可想而知,养殖难度也更大”。如何解决养殖场的用水难题,陈文勇选择在养殖场安装循环水处理系统。“用循环水养虾,首先很环保,海南成为国际旅游岛后,也要考虑养殖用水污染问题。其次水在自己的养殖场循环,与外界的水源切断了联系,水质既得到保证,也能有效防控虾病。另外养殖场也打了几十口水井,有些水资源,不想浪费”。他安装的水循环处理系统主要由沉淀池、过滤池、砂滤池、紫外消毒设备、曝气池等组成。“循环水处理系统关键在于如何处理溶解在水体中的氨氮,我们主要采用化学方法,因为刚刚开始使用,效果暂时来说还不错”。对于养殖全程的药物使用情况,陈文勇表示主要使用一些调水剂、营养性的如维生素类药物以及水体消毒处理的漂白粉、碘类等,其他很少使用。对于微生物制剂,陈文勇并不太认同,“养殖后期虾塘有害菌比有益菌还多,说不定你放进去的东西,反而成了有害菌的营养。另外有些菌体的耗氧也很严重,使用时需要留心。”
管理模式是养殖的关键
如何确保大型养殖场每年都有效益而不亏钱?陈文勇的经验是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养殖管理模式,从清塘、消毒、肥水,到饲料投喂、养殖过程管理等。“每位技术员都有自己的一套养殖技术,十位技术员就有十套,如何选择?又有多少技术员能一口气管好几百亩的水面?如果没有自己的养殖模式,聘请技术员来做,风险太大。”陈文勇笑言,“我的技术员只要按照我们制定的模式来操作管理就可以,偏重于管理,不算纯粹的技术员。另外模式制定出来,能否做到位也很重要,关键还靠技术员的管理。”
作为几个养殖场的老板,陈文勇坦言他想得最多的是如何改善养殖条件,创造更多的养殖效益。“我的虾塘原来都是10亩一个,现在都是改成4个2亩的小塘,最大的也就4亩左右。一般2亩虾塘都配有4台增氧机。”陈介绍说,2亩的虾塘,一般放苗量约25万尾,一般产量可达5000斤左右。“去年我的虾塘都倒了地梁,搭起了冬棚。拆了冬棚,夏天我就盖黑网遮阳,可以一举两得。”原来儋州的夏天有段高温期,水温最高可达35度,日照时间长达12-13个小时,虾塘中的藻类极易繁殖到高峰期而死在池塘,对虾养殖成功率很低。
“我的重点放在冬天,冬棚养2造,夏天养1造。大家有虾卖时,我们没有,也避开了台风。”陈文勇介绍,他一般第一造冬棚于10月台风过后开始放苗,到11月盖冬棚,1月便可上市。收完虾后第二造冬棚开始放苗,于4月份上市。而夏天养殖的那造就慢慢来,并不着急。
发表评论 |
咨询:0779-2029779
随时,随地,伴你身边!
图文推荐
最新水产人物
今日要闻
热点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