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 全国政协委员、香港香江国际集团董事长杨孙西呼吁香港与内地联手发展海洋经济
“国家应将建设海洋强国纳入基本国策,并采取相应措施大力扶持。”全国政协委员、香港香江国际集团董事长杨孙西日前表示,香港是一个面临大海的城市,回归祖国之后,发展创新科技,逐步使之变为高层次的国际都市,是其重要目标之一。中央有关方面应与香港特区政府协调,促成香港与内地合作建立“香港海洋科学研究中心”,大力发展海洋经济。
祖籍福建、生于海边、长于海边的杨孙西委员,对海洋情有独钟。“海洋与国家的生存与发展、繁荣与进步密切相关。不可否认,实现海洋大国向海洋强国的历史跨越是中华民族走上繁荣昌盛的必由之路。”他表示,我国是一个濒海大国;一个拥有15米等深线以内2.1亿亩浅海和滩涂,有油气开发前景的海域面积100多万平方公里的海洋大国,完全有能力进一步推动海洋时代的兴盛。
据了解,2008年在国际金融危机的考验中,我国海洋经济仍保持了高于同期国民经济的增长水平。2008年以11.0%的增长速度达到海洋生产总值29662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9.87%,比上年提高了0.13个百分点,占沿海地区生产总值的15.8%。而在区域海洋经济发展中,2008年,环渤海经济区占全国海洋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6.1%,领先于同期的长江三角洲经济区与珠三角经济区,海洋生产总值居于全国首位。
“在国际范围内,海洋的竞争实质上就是海上资源与权益之争。本世纪内我们如不采取重大举措来发展海洋科学和海洋经济,必将在下世纪陷于被动,带来难以弥补的损失,承担不可推卸的历史性责任。”杨孙西委员显得语重心长。
对此,党和国家领导人表现出了高瞻远瞩。2009年4月,胡锦涛总书记视察山东时提出“要大力发展海洋经济,科学开发海洋资源,培育海洋优势产业,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这无疑吹响了中国“蓝色经济”嘹亮的号角。事实上,近年来我国原有海洋产业进一步增值,已成为一二三产业部门齐全、不同门类并驾齐驱的海洋产业群,各具特色的海洋经济区域正在形成。滨海旅游业、海洋水产业、海洋交通运输业、海洋石油天然气业、沿海造船业等产业不仅在国内经济活动中举足轻重,在国际市场也颇具竞争力;海洋渔业和盐业产量连续多年保持世界第一,商船拥有量、港口数量及货物吞吐能力、滨海旅游业收入居世界前列。
“北望京津辽鲁,南眺闽粤桂琼,海峡西岸经济区、北部湾经济区,中国的‘蓝色风暴’可谓蓄势待发。”杨孙西委员如数家珍:海南岛被称为“出口阳光与空气的地方”,该省每年的海洋经济生产总值占全省生产总值的30%左右。厦门经济特区的人大代表也一致呼吁,争取在厦门建成区域海洋科学研究中心,为建设海洋强省带好头。深圳人在完成了陆地上的新型工业化后,也开始将目光锁定在构筑“海上深圳”的海洋产业化目标上,建立深圳的“蓝色产业体系”。
那么,为什么选择香港与内地联手发展海洋经济呢?
“香港是个面临大海的城市,选择香港与我国内地共同建立‘香港海洋科学研究中心’是比较合适的。”杨孙西委员坦陈己见。首先,香港有的大学已显示出对海洋环境及生态日益重视,已表现出积极发展海洋科学的兴趣。不过,作为综合性及高科技性皆强的海洋科学,必须有我国内地科学界的参与和支持,才有可能发展成具有国际水平的“香港海洋科学研究中心”并将促进我国海洋学科向深海区发展。同时,也必将加强我国在相关地区的影响,有利于对我国海洋维护。
“不可否认,在香港建立海洋科学研究中心基本上要从头做起,不如利用内地现有的海洋基地来得‘省力’。但是,这样做可以避免许多有关体制与地理位置上的弊端,可以更快地进入国际轨道。”杨孙西委员建议,要从四个方面入手来促进香港与内地联手发展海洋经济。
首先,中央与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组成专门机构,共同协调建成“香港海洋科学研究中心”。其次,重视海洋开发与环境生态协调发展,以达到海洋资源持续利用的目的。第三,大力实施“科教兴海”战略,加快发展海洋高科技产业。同时,建立激励机制,制定政策吸引人才。第四,充分发挥海洋运输在海洋经济中的作用,因为其社会经济效益不仅表现在行业本身的收益,更表现于对整个海洋经济和其他产业的贡献上。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