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 不管是招待亲朋好友还是一家人小聚,象山人的餐桌上可不能没有海鲜。在蓬莱菜场做水产生意的张先生说:“现在老百姓兜里不差钱,海鲜生意也跟着‘芝麻开花节节高’。特别是每年春节期间,海鲜的销售量都会有所增加。”除了鲜活海鲜,超市里的各种海鲜加工产品也倍受青睐,脱脂大黄鱼就是海鲜加工食品中的一员。据悉,春节期间,全国首个脱脂大黄鱼品牌——“小岛人家”牌脱脂大黄鱼每天的销售额就增加了100%左右。但是,近几年,市场上的脱脂大黄鱼种类很多,品质参差不齐,与几年前的脱脂大黄鱼相比,“象山脱脂大黄鱼”已经被淹没在众多的产品之中。
应运而生的脱脂大黄鱼
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说起东海大黄鱼,不是海岛人说大话,每年阴历4-5月间,随着大黄鱼鱼汛期的到来,捕黄鱼的船便形成螺号阵阵、桅樯如林的壮观场面。捕上来的鱼么,也不是一担二担,而是一个大网头就能捕上一、二百担。据知情人说,当时在与日本交界的海域,宁波渔民捕剩下的大黄鱼就够日本的小渔船满载而归。
但是,仅仅30余年时间,东海的大黄鱼似乎突然间从大海里蒸发了。现今,东海的野生大黄鱼,不要说一尾难求,就是千元一尾也难得。这样看来,前段时间,我县一条3.25公斤重的野生大黄鱼拍出8.8万元的价格也就不足为奇了。东海的大黄鱼为啥失踪了?业内人士介绍说,随着渔船数量不断增加,人们捕捞大黄鱼的数量也不断增加,大黄鱼的鱼卵被破坏,繁殖能力下降,导致了大黄鱼数量的锐减。
虽然野生大黄鱼产量锐减,但是大黄鱼营养价值高、口感好的优点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所了解,野生大黄鱼的市场需求量不断增加。1996年,我县从福建引进大黄鱼苗种,开始人工养殖大黄鱼。
人工养殖初期,由于产品供不应求,养殖大黄鱼的价格直线上升,价格最高时达到了每公斤200元。在利益的驱动下,我县兴起了大黄鱼养殖热,导致养殖大黄鱼的产量激增;另外,由于养殖大黄鱼长期使用冰冻小杂鱼作饲料,活动量少,使养殖大黄鱼脂肪含量过高,达43%左右,其口感差的缺陷也随之不断暴露。基于以上原因,养殖大黄鱼的市场价格急剧下跌,最低价格一度达到每公斤16元,低于成本价,大黄鱼大量积压,养殖户损失惨重。
“现在养殖大黄鱼的销路这么差,能不能在养殖大黄鱼的加工上做点文章呢?”养殖户的期望使宁波金宏水产食品有限司总经理金国得到启发。金国了解到,养殖大黄鱼销售量锐减的原因之一是因为养殖大黄鱼的脂肪含量比较高,影响了大黄鱼的口感。他想,如果为大黄鱼“脱脂”,使大黄鱼的口感、品质接近于野生大黄鱼,也许能为养殖大黄鱼重新打开销路。
2001年,金宏水产与宁波市水产研究所、宁波大学联合对养殖大黄鱼开展加工攻关,应用微生物酶法对养殖大黄鱼进行脱脂、风干等深加工的技术,并开发出品质改良剂,使产品肉质紧密有弹性。经过一年半时间的试验,“金宏”公司率先在全国研制成功了脱脂大黄鱼,加工后的大黄鱼口味接近野生大黄鱼,色泽自然,脂肪含量20%。
一度辉煌的脱脂大黄鱼
2002年下半年,脱脂大黄鱼开发成功后,如何将脱脂大黄鱼产品推向市场,并得到市场的认可这是金宏水产的头等大事。当年,全市范围的海洋与渔业会议在象山召开。在县海洋与渔业局的推荐下,会后,各个县市区的海洋与渔业专家品尝了“脱脂大黄鱼”。“加工后的大黄鱼口感接近野生大黄鱼,味道很不错。”金宏水产的脱脂大黄鱼得到了专业人士的肯定。2003年,金宏水产有限公司生产“小岛人家”牌的脱脂大黄鱼正式进入市场。
随后,省、市、县媒体对金宏公司全国首创研发的脱脂大黄鱼给予了高度的关注,“小岛人家”牌脱脂大黄鱼的知名度不断提高。杭州、宁波等地的一些宾馆、饭店主动联系金宏公司订购脱脂大黄鱼,并将它作为主打菜销售,由此脱脂大黄鱼的销路逐渐打开,一度供不应求。另外,在县海洋与渔业局的帮助下,脱脂大黄鱼每年都参加中国食品博览会,浙江省农业博览会,浙江省名特优新农产品展销会,进一步让更多的人认识脱脂大黄鱼。
随着消费者对脱脂大黄鱼的认可,“小岛人家”牌脱脂大黄鱼不仅进入上海、杭州等市场,还远销香港、新加坡。在2002年公布的宁波市首批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和浙江省科技兴海计划重点项目中,象山脱脂大黄鱼项目榜上有名。金宏公司的脱脂大黄鱼还先后荣获中国首届渔业博览会金奖、浙江国际农业博览会银奖和“中国绿色食品”称号。2003年被评为浙江省名牌产品,2007年“小岛人家”被评为浙江省著名商标。2006年,金宏水产有限公司联合市海洋与渔业局、宁波大学制订了《美味脱脂大黄鱼》企业标准,后来该项标准得到国家农业部的认可,成为全国脱脂大黄鱼的行业标准。
在“金宏”的示范带动下,我县涌现了海鲜王、元虎等一批大黄鱼脱脂加工企业,品牌的认知度和美誉度不断上升,象山脱脂大黄鱼在国内也小有名气。2002年,养殖大黄鱼的价格为15—16元每公斤,而脱脂大黄鱼的价格为60元每公斤。脱脂加工技术不仅使象山的养殖大黄鱼身价备增,还带动了同时也挽救了正处于低谷的大黄鱼养殖业。2002年底,象山县大黄鱼养殖网箱迅速增加到了1.3万多只,产量达2200多吨,位居全省第一。仅加工一项,就消化了养殖大黄鱼1200多吨,占到了全县总产量的一半以上。
脱脂大黄鱼如何辉煌再续
随着脱脂大黄鱼经济效益的不断显现,全国范围内出现了多家脱脂大黄鱼生产企业,甚至有个体户也在生产所谓的脱脂大黄鱼。县海洋与渔业局负责人表示,那些价格低廉的脱脂大黄鱼没有经过严格的加工,有的甚至是人工撒盐、晾晒而制成的。据了解,2003年,某大型超市曾邀请“小岛人家”脱脂大黄鱼进入超市销售,但是由于其高品质决定的高价格,在价格竞争中失去了优势。
去年,“象山大黄鱼”成功申请国家地理标志商标,这足以表明,我县作为脱脂大黄鱼的首创者,无论是在养殖大黄鱼的脱脂加工上,还是在大黄鱼的养殖上都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另外,作为我县七大龙型产业之一的脱脂大黄鱼产业的发展,对于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促进农民转产转业,提高农民收益方面都有积极作用。而这一积极作用的实现,需要企业自身努力,也迫切需要政府对该产业的生产——加工——销售过程给予关注和支持,注重品牌扶植,再次在全国范围内打响象山脱脂大黄鱼的品牌。
在生产方面,近几年,我县养殖大黄鱼的年平均产量约为1500吨,这些大黄鱼大部分通过象山本地、宁波的批发市场进行销售,还有部分养殖大黄鱼被运往上海、杭州等地活销,用于脱脂大黄鱼加工的大黄鱼并不多。作为常年生产脱脂大黄鱼企业的金宏水产负责人金国坦言,他们公司用于加工脱脂大黄鱼的原料部分来自福建。
“在福建和象山收购养殖大黄鱼的价格差不多,不同的是,福建的养殖户在供给公司货源时会将大黄鱼按重量规格、品质差异等不同标准分别装箱,这样便为水产公司大大减少加工过程中的人工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保证了产品质量。”金国说。与福建养殖户相比,我县的养殖户在这方面的意识比较弱,提供给水产公司的大黄鱼重量、品质层次不齐,为大黄鱼的后期加工增加了很多麻烦。
而在加工和销售方面,除了企业要严格地按照行业标准进行加工,政府主管部门要加强对加工过程的监管,保证脱脂大黄鱼的品质,并运用各种手段宣传脱脂大黄鱼,以便为脱脂大黄鱼打开销路。另外,还可探索成立专业的民间合作社,由合作社组织养殖户对大黄鱼的重量、品质规格进行严格分类,并与我县的水产加工公司建立合作关系。相信这对发展象山脱脂大黄鱼生产——加工——销售的产业链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另外,养殖户还可以尝试和水产品加工企业合作开展订单业务,订单业务的发展,对于发展脱脂大黄鱼产业,减少养殖户养殖风险方面都有积极的意义。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