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 小紫菜大产业
在江苏省启东市沿海特别是吕四渔港,提起紫菜两字,总会引发无数人的关注。看似并不起眼的一种水产品,紫菜却有别样“味道”在人们心头。其对当地经济社会的贡献额也非其它某种水产品所能替代。
启东东黄海紫菜专业合作社是该市最大且唯一的紫菜产销民间组织,该合作社提供的数据表明,2009年度,全市44家紫菜初加工企业共计加工紫菜12.5万箱,占国内总产量的八分之一;这些紫菜经10家专业企业精深加工后,绝大部分出口东南亚及欧盟国家,创汇总额达7000多万美元,均为历史新高。在这同时,吕四周边地区由紫菜加工出口业带动的养殖基地有14000多亩,其产业链吸纳的就业人员目前已达8000人。
小小启东紫菜,何以如此神奇?皆因南通沿海为国内外最著名的条斑紫菜出产地,而南通的如东、启东既是集中产销地,又因菜质鲜嫩而闻名于世。由此,在海外水产品市场,原产于南通沿海的优质成品条斑紫菜,已成为了启东等主产区的一张张亮丽明片。
缺“菜地”少后劲
紫菜海外市场吃香,产销效益相当可观。但好事之下也有颇多烦恼。早在数年前,紫菜产业红火背景下,启东沿海滩涂的紫菜可养殖面积就已达极限。而最近二三年里,当地因围垦等因素受到挤压的紫菜种植面积每年都有数百上千亩。更是对如日中天的紫菜产业构成了釜底抽薪式的潜在威胁。在本地鲜紫菜无法满足需求的情况下,一些企业迫于生计,开始长途跋涉前往如东、盐城沿海收购鲜菜,占紫菜加工用原料的比例已达四分之一。
紫菜加工,菜源为本。东黄海紫菜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王金富不无担忧地告诉笔者,紫菜面积逐年减少,必然会使部分加工企业“无米下锅”,更谈不上良性和可持续发展。在这同时,紫菜养殖面积缩减后,相对分散的养殖区域更容易因滩涂水体污染、养殖密度过大、气温异常变化等因素,出现紫菜产量上的起伏不定和质量上的良莠差异,而一旦发生紫菜大面积病害或者歉收,那对整个启东紫菜产业的影响,就不仅仅只是一个“钱”的问题了。
养殖新路在何方
“要使启东紫菜业保持辉煌,唯有跳出养殖模式上的老框框,开创外沙及浅海养殖的新路子。”市人大代表,吕四港镇海渔村党支部书记顾卫明的观点在当地沿海渔民中有着很大的代表性。
在面积广大的滩涂外侧沙滩及浅海进行紫菜养殖,在启东沿海尚未有先例。但在浙江、福建沿海,这一养殖模式已较为广泛地运用。只是,在显现其产量高、品质好,少受近海岸污染及面积制约等优势的同时,亦存在一次投入资金过大,采摘、运输和日常管理成本增高,紫菜生长易受风、浪、潮等自然灾害冲击等风险。显然,开展外沙及浅海紫菜养殖,仅靠一家一户的有限能力难以推开。为此,曾有过30多年管海用海经验的王金富说:“当务之急需要政府和企业先行试验,取得成效后作全面推广。在这方面,时不待我,这步路走好了,启东紫菜的春天就在眼前。”
不知黄金富的观点是否言重了些,但一个不容回避的现实已无情地放在人们眼前,在启东乃至整个江苏沿海,拯救紫菜,绝不仅仅只是养殖渔民和加工企业主们的事情。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