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 编者按:几十年来,福建省百姓从吃鱼难,到人均水产品全国第一;从渔民打鱼难以维生,到渔民人均年收入8000元;从渔业产值微不足道,到成为支柱产业;渔家人从家门口讨小海,到挺进远洋撒大网……福建渔业创造出无数令人惊叹的辉煌。
年前,《渔民之友》栏目组走进福建的一个个渔村,去倾听渔民朋友讲述他们创业的动人故事,去感受渔业发展给渔村经济、渔民生活带来的变化。采写了系列报道《海西新渔村》。
砂美村是平潭岛流水镇北面的一个小岛,四面环海。这个距离主岛海坛岛20公里的小村落,面积1.3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517人,耕地仅有13亩,海域面积4200亩。“八分海水半分田”的现实造就了砂美村民世代和大海为伴的历史。然而,这里的渔业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砂美村地处小岛,交通不便造成渔民的信息闭塞,随着海洋渔业资源的逐年衰退,大家的生活每况愈下,1995年全村人均年收入仅有950元,“贫困村”的大帽子让全村人抬不起头来。
“穷则思变,变则通”,在困难面前,砂美村民并没有坐以待毙,而是想方设法谋出路。这些年,砂美村民通过立足海岛、充实头脑,把鲍鱼养殖给搞活了,他们的故事为我们演绎了一段“一粒鲍鱼富了一方百姓”的传奇故事。
说起这小鲍鱼,很多人都知道它是海味珍品之冠,但是曾经的砂美村民却很少知道鲍鱼背后暗藏的巨大财富。为了兴村富民,深知鲍鱼价值的砂美村村委书记李原灿站了出来,带头养鲍鱼。然而,鲍鱼养殖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对于没有半点鲍鱼养殖技术的李书记来说必须得从头学起,于是,李书记便组织村党委干部到山东、漳浦古雷半岛等鲍鱼养殖基地参观学习。在学习中,他发现了山东等地的鲍鱼养殖方式不再是以前落后的水泥圈养和围垦养殖,而是采用了浅海吊养,因为浅海吊养具有空间大、海水盐度适中等优良条件。于是,在2001年借着砂美村当地优越的海洋资源条件,李书记开始带头采用浅海吊养的方式,率先投资5万元养殖鲍鱼3万粒,没想到,这次小小实验创造了不小的收益,自己的投资在第二年就净赚10万元。率先致富的村委书记李原灿并没有忘记身边依旧没有摆脱贫困的村民们,他和村委会的干部开始一起带领大家了解养殖鲍鱼的知识,手把手地帮扶。
在鼓励村民养殖鲍鱼的过程中,不少村民经济非常困难,根本买不起鲍鱼苗。为了解决这个难题,砂美村提出了通过无息借钱的方式为困难村民提供资金扶持,同时,村干部还利用村里的财政收入为村民投入15万元购买鲍鱼苗、渔排和养殖笼。到现在,养殖鲍鱼的村民与日俱增,养殖户达到225户,这一数字占到了全村户数的60%。一心“为人民服务”的村干部为了能更好地服务群众,还着力于发展集体经济,在2008年10月份村里组织大家以股份制的形式投资了20万元养殖鲍鱼15亩,今年也获得了良好的收益。
砂美村民养殖鲍鱼洒下辛勤汗水,也收获了鲍鱼带给大家的财富。从人均年收入不到950元,到2008年的10000元,砂美村民的钱包逐渐鼓了起来,生活有了质的提高。然而,裹足不前是可怕的,致富的村民没有忘记这一点。于是,村民们也开始主动引进鲍鱼的新品种,并且在养殖其他鱼类上下足了功夫。
前不久,随着沿海养殖户增多,黑鲍的价格有所滑落,砂美村领导决定带领大家养殖适应性强、生长快、产量高、品质好的日本黑鲍与北方纹盘鲍杂交的新品种。为了掌握更多信息,村领导利用互联网查询鲍鱼养殖等知识,因为养殖管理方法得当,杂交鲍成活率高,个头大,肉质鲜美,被农业部评为无公害鲍鱼,新技术再次让砂美村民尝到了甜头。
手里有钱了,村民们开始积极出钱出力将自己的家园建设得更文明和谐。近几年来,村里开办了夜校、科技培训班,建起了村文化室、图书阅览室等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另外,村里还建起了100米长的三级渔港防浪堤和100吨级的陆岛交通码头,为山体滑坡的56户灾民开展“造福工程”活动,实现了受灾户异地搬迁安置,并且加盖了2层小学教学办公楼。2008年筹资90多万元建设村主干道及村间道路5条,共1.8公里。
看着砂美小渔村从一开始的落后贫穷到如今的富足和谐,作为平潭县下派驻村干部的许巧清副书记告诉我们,来砂美村3年了,年年大家的收入在增加,感到高兴。致富了的砂美村开始建设自己的家园,从修路到其他公共设施,村容村貌有了巨大改观。
如果您现在来到砂美村,第一印象无疑是这里清澈的海水和海面上随处可见的渔排。这种沧海变桑田的变化带给农民的是真正实惠,留给我们的是一个最简单朴实的道理,那就是要致富,头脑先要富。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