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不少渔民忙着补网准备入江 |
| |
水产贩子收购的幼蟹
|
接连两日,记者前往瓜洲江边调查发现,江中日逾10万只幼蟹惨遭网捕。被网捕上来的活蟹,多供应给养殖户;死蟹,多流向“黒心”餐馆,成了菜肴。
疯狂——
日逾10万幼蟹遭捕
2月20日,位于瓜洲境内的江边,渔民刚从江中捕来的一兜兜的螃蟹,被鱼贩们抢购。网兜里的螃蟹,多是小蟹苗、幼蟹或个小的蟹。江面上,渔船穿梭。“20元一斤,少一分也不卖!”江上归来的渔民,开口就是“狠”价。
40多岁的渔民韩林(化名),春节只歇了两天,就开始入江忙碌。“这个时节,江中也只能网到螃蟹。”韩林说,而网蟹的时节,也已进入蟹“尾”。现在一网只能捕到几斤,再过些日子,就过了捕蟹时节。按他的话说,蟹少为贵,价高在情理之中。
“一天能捕到几十斤吧,也能卖个几百元。”不少渔民说,现在的江中,以蟹苗、幼蟹、个小的蟹居多,一般每斤几十只至数百只。他们称,按江面上的渔船量及常见的个体日捕蟹量计算,日逾10万只幼蟹遭网捕是常事。这个季节,渔民多挣这钱。
揭秘——
死蟹多成饭馆菜肴
瓜洲镇渔民陈枫(化名)透露说,捕成蟹多在10月份,捕捞有限制;最近天气变暖,江中螃蟹早已“躁动”。江中自然不缺“漏网”的一些个头小的成蟹,但这个时节,数量最多的,则是蟹苗、幼蟹。在江中水冷鱼稀的季节,渔民多靠捕捞蟹苗卖赚钱。
“我们不愁销路,再小的蟹也有人买。”渔民陈枫说,他们从江中网捕上来的螃蟹,多分类卖掉。占多数的小蟹苗、幼蟹,多被鱼贩收购卖给养殖户作种;而一些个头小的蟹,也多经鱼贩之手流向市场。不过,因蟹对生存环境要求苛刻,捕捞上来的蟹,经常会死不少。
对于已死或将死的蟹如何处理,采访中不少渔民多避而不谈。后一渔民道出了实情:“都卖了!”他透露说,死的蟹苗和幼蟹,常被磨碎制成养殖的饲料,也有部分幼蟹被一些餐馆买去作菜肴,个头小的死蟹则多被人买去供加工蟹粉。在渔民的暗示下,21日上午,记者就遇到几个前往船边收购死蟹的人。
无奈——
幼蟹捕捞暂缺约束
记者查阅资料了解到,螃蟹在近海河口繁殖、在淡水中生长育肥,是一种典型的“旅行”动物,在长江口交配产卵的时间为l2月至次年3月。在此期间,蟹苗在潮水作用下,流入江内生长。一般情况下,“秋风响,蟹脚痒”,江中螃蟹多在9月中旬成熟。
江中疯狂捕捞幼蟹,为何没人管束?昨日,记者就此咨询了市农林局渔政站徐站长。他称,多年以前,因遭遇过度捕捞,江中蟹苗锐减;江苏曾在一段时间内,明文限制对幼蟹的捕捞。但目前,还没相关规定来管束渔民对幼蟹捕捞,对捕捞现象管制缺乏依据。
“每年的10月10日至11月9日,是扬州渔民捕捞成蟹的时节。”徐站长说,按照省里规定,在成蟹捕捞季节,对渔船数量、时限、捕获量有明确限制;扬州一般在近一个月的限制时间内,允许捕捞的成蟹量也只20吨左右,严格执行也是出于对生态及物种的保护。
据了解,螃蟹属杂食性动物,在江中多以水生性植物为食。过度地捕捞幼蟹,不仅不利于野蟹繁殖,更不利于水生态的改善。徐站长称,每年包括扬州在内的沿江城市,多向省里建议和呼吁限制或禁捕幼蟹;但近几年来,省里有关部门一直没有明确的规定出台。 记者 孟俭
新闻资料
长江鱼蟹在哭泣
近年来,长江江苏段鱼类种类减少,规格下降,低龄鱼增多,资源衰退严重。
据2006年年底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公布的数据,上世纪70年代,鲥鱼、刀鲚、凤鲚、中华绒螯蟹还能形成鱼汛,渔民们捕之不及;上世纪80年代,鲥鱼、刀鲚、中华绒螯蟹产量减少;90年代,鲥鱼已基本消失,刀鲚、中华绒螯蟹捕捞产量锐减,鳗苗和蟹苗产量大幅度下降,几乎形不成鱼汛,唯一形成鱼汛的仅凤鲚一种,部分品种已到“濒危”地步。
虽然江苏全江段的优势鱼种还有不少,但这些优势品种鱼的平均体重却只有0.974至292.431克,鱼类小型化、低龄化的态势让人不可思议。从生物多样性的角度来说,一旦生物群体结构低龄化、小型化现象严重后,将给生物资源再生和恢复带来困难。
小编快评
谁来救救幼蟹?
蟹子蟹孙,何忍下箸?明知死蟹,何忍上桌?
俗话说,“好了伤疤忘了痛”;可现在,旧伤疤还未愈,有人又开始蠢蠢欲动。从近处说,“毒奶粉”仍让人不寒而栗;从远一点说,滥捕鳗鱼苗的记忆还未散去。现在,狂捕幼蟹、加工死蟹,就在我们的眼皮底下,堂而皇之地上演。
遏止这种贪婪,依靠自律,显然是不现实的。既然明知其害,就不能放任不管。希望有关部门包括社会各界,快速行动起来,千万不能到了无可挽回的时候, 一味后悔。
发表评论 |
咨询:0779-2029779
随时,随地,伴你身边!
图文推荐
最新综合新闻
今日要闻
热点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