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袋都有3公斤以上的重量。
白鹭在海上养殖区域栖息、啄食、飞翔。
齐心协力打捞忙。
扇贝销往福建、东莞等地。
养殖场的生态环境保护得很好。
迎着晚霞归来。
养殖场全景。
满袋装。
运输小木船缓慢靠岸。
立春时节,大地春意盎然。日前的一个清晨,记者驱车专程来到深圳东部沿海地带拍摄南澳海湾养殖生产情况,在凯旋湾、双拥码头等地远望一艘艘小快艇顶着彩霞,穿梭在海面和海岸之间,海面上一些人正在忙碌投放养殖扇贝苗种,时而也要收起已经养殖好的扇贝,把一网网20斤以上的扇贝打捞在船上,忙得不可开交,一片养殖、生产、运输春季繁忙景象。打捞上船之后,迅速运往岸边交货点,给早已等候着的冷藏车拉走,把养殖好的扇贝运往福建、东莞、深圳等地销售。
据当地人介绍,上世纪80年代初,南澳人就开始了人工养殖扇贝。刚开始的时候,先在南澳东山珍珠场试养,利用珍珠育苗设备进行扇贝人工育苗,到了1986年原宝安县水产局、深圳市农科中心、水产所、东山珍珠场联合起来,从山东青岛直接引进一批海湾扇贝,进行实验养殖,并取得育苗成功。20多年后,现在东山湾海域等地共有贝类吊养面积2700余亩,其中就有扇贝养殖,每年产扇贝130余吨。南澳扇贝多产于各个海湾。因其形略呈扇形,故又称“海扇”,其干制品叫“干贝”。扇贝它栖息于水流较急、水质清新的浅海底,以足丝附着于岩礁上,略能游动,壳开闭时,能发出清脆声音,其闭壳肌,经人工干制即成“干贝”食之,营养丰富,肉质鲜嫩,风味独特,为名贵海珍之一,国际市场上价格昂贵而畅销。
深圳沿岸海域具经济价值的各类生物资源400余种,其中海洋渔业资源约50多种。深圳海域出产丰富,主要名贵的海产鱼类40余种,还有虾、蟹、贝类等海产品,每年的海洋捕捞量约为7870吨。沿海有近70平方公里的滩涂,大多都适宜浅海鱼类及贝类的生长与养殖。传统的海洋渔业主要是近海捕捞和滩涂养殖。
改革开放以来,深圳海洋渔业产业门类明显增加,技术也有了一定的进步,出现工厂化养殖、海上养殖、深水网箱养殖、护养增殖并举的局面。捕捞量近年来呈增长趋势,远洋渔业发展迅速。海洋渔业是海洋经济中的传统产业,关系到深港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与食品结构,与城市餐饮服务业和旅游业密切相关。海洋渔业既是深圳城市社会经济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深圳作为一座海洋城市不能缺少的形象和符号。尽管这个行业目前在深圳海洋经济中的份额仅为0.4%如果我们把发展的眼光投向深圳以外的海域,特别是投向深蓝色的远洋渔业中去,就会获得一个无限宽广、高品位、高价值的行业发展空间。离船上岸,看到一些白鹭在海上养殖区域栖息、啄食、飞翔,记者的心底也掀起千层浪花。
发表评论 |
咨询:0779-2029779
随时,随地,伴你身边!
图文推荐
最新综合新闻
今日要闻
热点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