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 拥有2700多平方公里天然湖面的洞庭湖,曾有上万渔民漂泊于湖汊河沟和芦丛苇荡深处。
这一被称为“天吊族”的特殊社会群体,世代蜗居在条件恶劣的“船屋”,他们中的许多人罹患血吸虫病,享受不到社会保障和国家惠农政策,子女得不到正常教育。为生计所迫,他们长期从事掠夺式捕捞。
“天吊”现象,苦了渔民,也苦了洞庭湖。
岁末年初,记者冒严寒赴洞庭湖区,发现过去一年间,洞庭湖“天吊户”受惠于湖南省上岸定居、落实社保、转产转业、资源保护等解困善政,生存状态发生了沧桑巨变。
“只有梦里才能这样过冬”
隆冬时节的洞庭湖平原,寒潮席卷,冻雨打在人脸上生疼。但水乡泽国深处的岳阳县鹿角镇渔民新村,却暖意融融。渔民肖永忠和妻子程云香正围坐在电火炉前。肖家这套面积75平方米的三居室,基本实现了电气化。
“我祖祖辈辈是渔民,过去只有梦里才能这样过冬。”肖永忠上岸定居前,一家三口挤在几米见方的船舱中,冬天寒风刺骨,夏季闷热难耐。狭窄昏暗的船舱,就是一家人漂泊不定的“居所”。由于常常耽误治疗,肖永忠两口子都患有严重的风湿病和血吸虫病。
肖永忠全家命运的转变,缘于2009年湖南省在洞庭湖区广泛推行的渔民安居解困“会战”。渔民上岸买房、建房,每户可享受2万元财政补贴。肖永忠买房加装修花了不到4万元,就拥有了如今的三居室。
通过复杂水系联通长江的洞庭湖,常年居住着身世复杂的渔民,其中许多来自江苏、山东、安徽、湖北、四川等地。他们虽然在湖区落了脚,但岸上却无立锥之地。“此次帮助渔民上岸安居,那些原籍为外省的‘天吊户’也享受同样的安居政策。”湖南省畜牧水产局负责人说。
祖籍江苏省的渔民吴绍香站在新家敞亮的客厅感慨万千:“我们过去的生活比乞丐强不了多少。如今党和政府帮我们上岸定居,这个冬天最冷的时候,是我们渔民有生以来身上和心里都觉得最暖和的时候。”
过去的一年间,湖南省各级政府为渔民安居工程补助资金4664万元。环洞庭湖岳阳、益阳、常德三市2322户共7550名无房渔民,如今都住上了新房。洞庭湖区3096户危房户渔民,今年3月前后也可全面翻新和扩建老宅。
政策落实逐级“加码”
在毗邻岳阳市的岳阳县巴陵社区居委会渔民新村,老渔民皮君一家几代人这次都解决了住房。“我们这里房子市价将近每平方米900元,加上各种税费,75平方米的三居室,没有8万元买不到。我和老伴靠政府2万元补贴,自掏了些腰包,花了不到3万元就住上了新房。”皮君说,修路、通水、通电等,政府没让渔民花一分钱。
在巴陵社区,渔民和基层干部们说,湖南省委书记张春贤五次到湖区渔村和渔船上实地考察,四次主持开会确定渔民解困政策,让湖区基层抓落实动了真格:干部提上行囊下湖包户,工作组在职能部门“一把手”的带领下驻村,钻进船舱里宣传解困政策。在岳阳县,渔民新村落成,畜牧水产和渔政部门帮社区活动中心买设备,给入住渔民新村的群众每户赠送一套新家具;渔民搬新家,岳阳县委书记彭国甫和机关干部们一道,抱着簇新的踏花被、提着大米和食用调和油,挨家挨户道喜。
“党和政府为渔民解困花了真金白银。政策落实在我们身上,层层还主动‘加码’。”皮君说。
据记者了解,湖南此次渔民解困“大会战”涉及湖区三市18个县市区的112个乡镇(办事处),参与这项工作的党员干部有2000多人。
记者在洞庭湖区南县、沅江市等地采访时看到,渔民们用最淳朴的方式表达他们上岸定居的兴奋喜悦之情:见到干部进村,说啥也要让进家中,泡上一杯香浓的芝麻豆子茶;渔民新家张贴的大红对联,句句都是发自内心的喜悦和感恩。
普惠社会公共服务
“天不管,地不收”,是漂泊洞庭的“天吊户”过去的尴尬。如今,在湖区渔民新村,不仅能见到安居小楼,还能看到有医疗、民政等公共服务功能的社区中心。上岸定居后,洞庭湖渔民的公民“名分”,从此才算真正得到确认。
肖永忠说,他眼下能够享受到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每年治疗血吸虫病,一些药物可以免费,住院治疗费用按比例报销。渔民新村的老年人、困难户,一旦被核定家庭人均月收入低于180元,就能享受农村低保。
湖南省畜牧水产局负责人说,环洞庭湖三市为上岸定居的渔民建立了管理档案。掌握了渔民底细,湖南省向10473名渔民发低保,为39519名渔民办医保。此外,社会救助资金、大病救助和免费治疗血吸虫病,以及药物治疗、禁渔期临时生活救助等政策也一一落实。为保障渔民子女教育,湖区有渔民安置任务的17个县(市区)对2621名适龄渔民子女安排就学。沅江市政府还投入100万元,在万子湖乡办起了渔民子女寄宿制学校。
“上岸定居,融入社区,政府才能对渔民群体推行常态化的公共管理和服务。”沅江市委办公室主任张志明说,长期以来,在聚散无常的“船屋社会”,计划生育、社会治安隐患排查、血吸虫病防治、渔业资源和湿地生态保护等,都是“老大难”。如今,渔民上岸安了“小家”,洞庭湖区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也有了基础。
转产转业促“鱼渔双赢”
上了岸的渔民,真切感受到大地的广阔和温暖。
在湖南省的决策者看来,不仅要为渔民生活解困,也要促进洞庭湖“人水和谐”,为此各级政府在实施渔民解困系统工程中,重视推动渔民转产转业。
据了解,湖南省委办公厅及省财政厅、省物价局决定,停止征收六项涉渔行政事业性收费,共减轻渔民负担1500万元,渔民实现了“零负担”。湖南省财政筹措新增大笔资金,向洞庭湖投放各类鱼类苗种近1亿尾。各级渔政水产部门还得到了1500万元的渔政执法管理专项资金,洞庭湖渔业资源养护增殖有了资金保障。
如今的洞庭湖区,很多渔民饶有兴致地参加电脑班、驾驶技术班、养殖技术班、厨师班等专业培训。湖南省各方为此投入了1000多万元财政资金,为先期上岸定居的渔民提供2248个援助性就业岗位,使4000多名渔民开始了转产就业。
记者在“环湖采访”过程中,经常能看到渔民自发清除“迷魂阵”等非法捕捞设施,“弃捕为养”,发展名优水产养殖和休闲渔业的场面。
南县茅草街镇狗头洲老渔民钟朝清,用积蓄和政府补贴买了一幢2层农舍,还从原房主手中转包下新家门前一口10亩的集体鱼塘。
“我将来再也不跑船捕鱼了,要改成在家门口养鱼,搞钓鱼‘农家乐’啦!”钟朝清乐呵呵地说。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