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 昨天,在全国水产技术推广工作会议上,市水产技术推广站站长曹豫说,今年我市水产品的产量将力争达到28万吨,其中将有8000吨养殖“土著鱼”游上市民餐桌。
守着两条江
本土产鱼不够吃
许多市民认为守着两条大江的重庆城并不缺鱼吃,现实情况真的是这样吗?曹豫对此连声说“不”,“据统计,全市一年水产品的需求在50余万吨,但2009年,我市的水产品总量只有24.5万吨。”
曹豫说,在上世纪80年代,市民想在市场上吃到活的养殖鱼,是很困难的事。“我们在市场上买到的鱼,绝大部分都是池塘养殖,大江大河并不适合鱼类养殖。而当时重庆城可以用于鱼类养殖的池塘,几乎没有。”
从1984年开始,我市才逐步将部分灌溉所用堰塘,开发用以鱼类养殖,“经过多年努力,现在市民已经能够随时在市场上,购买到新鲜的活鱼。”
曹豫说,今年我市水产品的总量将力争达到28万吨。到2012年,我市水产品总量将超过35万吨,自给率将从现在的近50%,逐年增加,达到70%。
产品多样化
发展养殖“土著鱼”
大江环绕的重庆城,天然鱼类品种丰富,为了加强水生生物资源养护,我市今年增殖放流数量将达到6000余万尾。曹豫说,“通过增殖放流,我们可以保护江河的生态环境,保护子孙的‘饭碗’。”
据统计,我市有天然鱼类180多种,其中长江鱼类153种,长江特有鱼类112种。大口鲶、白甲、中华倒刺鲃、胭脂鱼、岩原鲤等鱼类杂交时所选用的雌雄性个体(即亲本),在长江流域地区处于前茅。
为了让市民吃到更多美味的鱼类,市水产技术推广站正努力开发养殖“土著鱼”,丰富市民餐桌。曹豫说,从2010年开始,我市计划在大口鲶、翘嘴江鲌、中华倒刺鲃、胭脂鱼、岩原鲤、泥鳅、黄鳝等“土著鱼”开发上去突破。
曹豫说,我市今年将力争一个区域、一个区县形成一个具有一定规模、一定影响力的优势“土著鱼”产业,全市“土著鱼”产量达到8000吨以上。
“小”上做文章
小龙虾将成大产业
晚上,游走山城大街小巷的大排档,“麻辣小龙虾”的广告随处可见。曹豫说,爱吃小龙虾的重庆人将有口福了。今年,我市将在适宜地区,试验推广养殖小龙虾,并逐步扩大规模,使小龙虾成为继泥鳅之后,我市又一个小水产品发展为大产业的品种。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