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 野生海参、海区养殖海参、南方养殖海参、底播增殖海参、进口海参、自有海域海参……面对名目众多的海参,很多市民购买时是一头雾水。记者调查发现,由于产品本身缺少特色,为了追求所谓的卖点,商家争相给海参套上“概念”,只要沾上点海水就敢称野生海参,如此市场乱象让业内人士感到忧心。
在售海参多称“野生”
“都说自己卖的是野生的,可青岛能有那么多野生海参吗?”19日上午,在岛城东部一家卖场,听到各家的销售人员都说自家海参是野生的,正在选购海参的市民姜先生越想越觉得不是那么回事儿。姜先生的疑惑在不少市民中引发共鸣。记者在进行市场调查时也发现,在岛城海参市场,除了少部分养殖海参外,绝大多数海参都清一色标注“野生海参”,还有的据称是进口的野生海参,这些“野生海参”售价普遍较高。
沾上海水就算“野生”
“野生海参并不是说都是从海里生的,在海里养的海参也都算是野生的。”东部一家卖场的海参经营业户告诉记者,现在近海海洋资源已基本枯竭,野生海参的捕捞量少得可怜。目前,供应青岛市场的海参多数是养殖的,但因为养在海边的参池里,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说也是野生的。
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市场上养殖海参冒充野生海参的情况确实存在。据青岛老尹家海参有限公司总经理尹宝昌介绍,他们的海参绝大多数来自自有养殖海域,即在承包的海域里撒种养殖。但是,只有具备一定规模的养殖户才有自有海域,这意味着真正实现海水养殖的海参也是数量有限的。
应刹海参“概念”风
青岛市海洋与渔业局渔业技术推广站相关人士告诉记者,目前海参养殖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利用改造的虾池养殖海参,二是底播海参,即将人工繁育的海参苗撒到大海里生长,海参长大后捕回。就目前青岛的海参养殖而言,八成的产量是来自虾池养殖,而这些不能算是野生海参,市民在购买时应加以鉴别。
中科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王雷表示,产品缺乏特色,靠炒“概念”当卖点,行业缺乏科学合理的产品质量标准与标注规范,是青岛海参市场的一大问题,像“野生海参”、“海区增殖海参”、“池塘养殖海参”等,都应有严格的质量评定,而不能由商家随意标注误导消费者。海参的“概念”风,应当刹一刹。
如何挑选野生海参
野生海参生长期较长,多生长为三五年,海参的颜色呈深灰色、肉厚皮薄。而养殖海参颜色大多暗黄、鲜艳,皮厚肉薄。野生环境生长的海参外观比较完整,海参外皮不会被划伤,养殖的海参大多外部有划伤。市民挑选海参,首先要看外观,选择个体大、肉质肥厚、形状整齐、腹腔完好的,色泽光亮的;其次,盐的含量也要格外的关注,盐味淡无异味者为佳;再次,用手感觉一下海参的质地,干燥的海参质量好。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