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鲫碘泡虫病 东北银鲫碘泡虫病是由鲫碘泡虫引起的、鲫碘泡虫病是由圆形碘泡虫引起的、 黄颡鱼碘泡虫病是由岐囊碘泡虫引起的鱼病。鲫碘泡虫孢子椭圆形,缝脊直而显著,有为囊茄形,呈"八"字形排列,有大小两个明显的嗜碘泡。圆形碘泡虫孢子近圆形,前端有两个粗壮的棍状极囊。岐囊碘泡虫卵形,前端尖而后端钝圆。
防治方法: |
鱼波豆虫病
鱼波豆虫病是由飘游鱼波豆虫引起的鱼病。虫体侧面观呈卵形或椭圆形, 侧腹面观呈汤匙形。腹面有1条纵的口沟,从口沟前端长出2条大致等长的鞭毛。圆形胞核位于虫体中部,胞核后有1个伸缩胞。
鱼波豆虫是侵袭皮肤和鳃的寄生虫,皮肤上大量寄生后用肉眼仔细观察,可辨认出暗淡小斑点。皮肤上形成一层蓝色粘液,被鱼波豆虫穿透的表皮细胞坏死,细菌和水霉菌容易侵入,引起溃疡。感染的鳃小片上皮细胞坏死、脱落,使鳃器官丧失了正常功能,呼吸困难。病鱼丧失食欲,游泳迟钝,鳍条折叠,漂浮水面,不久即死亡。此病在全国各地均有发现,多半出现在面积小、水质较脏的池塘和水族躲缸中。青、草、鲢、鳙、鲤、鲫、金鱼等都可感染,主要危害小鱼,可在数天内突然大批死亡。2龄鱼也常大量感染,对鱼的生长发育有一定影响,而患病的亲鱼,则可把病传给同池孵化的鱼苗。主要流行季节为冬末至初夏。
防治方法:
1、鱼种过冬前,用硫酸铜溶液浸洗鱼体,每立方米水用药8克,浸洗20-30分钟;
2、病鱼池每立方米水体用0.7克硫酸铜与硫酸亚铁(5:2)合剂全池遍洒。
球孢虫病、旋缝虫病 球孢虫病是由鳃丝球孢虫引起的鱼病,旋缝虫病是由鲢旋缝虫引起的鱼病。 鳃丝球孢虫的孢子球形,外壳包围着一层薄膜,表面有10-12条条饰,缝脊直,两个梨形极囊在缝脊两侧,无嗜碘泡。鳃丝球孢虫在鳙、鲤、金鱼等的鳃或体表寄生,在金鱼体表形成像芝麻大小的白色点状胞囊,但在鳙、鲤、金鱼等的鳃或体表寄生,在金鱼体表形成像芝麻大小的白色点状胞囊,但在鳙、鲤鱼的鳃丝上不形成胞囊,呈扩散状分布。鳃丝受虫体侵袭,影响其呼吸功能,导致死亡。鲢旋缝虫孢子圆形,缝脊粗而明显,呈波浪形弯曲,两个梨形极囊呈"八"字形排列于孢子前端。有明显的嗜碘泡,在2龄白鲢肌肉里形成米粒状淡黄色胞囊。
防治方法: |
粘体虫病
粘体虫病又称肠道白点病,是由中华粘体虫寄生而引起的鱼病。 中华粘体虫感染的鲤鱼肠道内壁或外壁形成乳白色芝麻状胞囊。成熟的孢子圆形,前方稍尖,后方钝圆,缝脊直,两个梨形极囊同等大小,无嗜碘泡。
一头成年溪红点鲑在感染脑粘体虫后骨骼变形。
粘体虫病主要危害2龄以上鲤鱼肠内壁或外壁,严重时对鲤鱼的生长发育影响很大。全国各地均有发现,长江流域、南方各地感染率比较高。
粘体虫病的病鱼外表症状不明显,须剖开鱼腹,取出肠子,在肠外壁上可见芝麻状的乳白色胞囊;剪开肠子,内壁胞囊数量往往更多。取下胞囊少许内含物,加水压片在显微镜下观察,便可见中华粘体虫的成熟孢子。
防治方法:
1、彻底清塘,改善水质,可以减少孢子感染 ;
2、每100千克鱼每天用200-400克盐酸左旋咪唑拌饲料投喂,连喂20-25天。
指环虫病 指环虫病的病原体有许多种,其中主要的有鳃片指环虫和坏鳃指环虫。 虫体扁平,头部前端背面有4个黑色的眼点,口在眼点附近,口下面膨大的部分叫咽、咽后分两根肠管延伸到体后端连接成环状。虫体后端有固着盘,由1对大锚钩和7对边缘小钩组成,借此固着在鱼的鳃上。指环虫是雌雄同体的卵生吸虫。在虫体的后部有一卵巢,精巢在卵巢的后面。当水温20-24摄氏度时开始产卵,卵产在鱼鳃部显著浮肿,鳃盖张开,鳃丝暗灰色,体色变黑。由于指环虫固着盘的锚钩和小钩钩伤鳃组织,剥取鱼的鳃组织细胞和吸取血液为营养,病鱼瘦弱,逐渐死亡。主要在夏、秋季流行,以危害鱼种为主。 防治方法: |
发表评论 |
咨询:0779-2029779
随时,随地,伴你身边!
图文推荐
最新病害图谱
今日要闻
热点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