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对鱼塘进行标准化改造后,大大节约了养殖成本。”近日,记者采访姚庄镇俞北村青虾养殖户徐成德时,他说,改造后的鱼塘水质好了,病菌少了,他的养殖效益自然也高了。据悉,姚庄镇为了改善水产品品质,除了进行标准化鱼塘改造外,去年还为养殖户推广了底部增氧技术和虾鳖混养技术。
37岁的徐成德养殖青虾已有10多年。他说:“原先的鱼塘面积小且浅,随着虾的排泄物、饲料、淤泥等的堆积,水质变得很差,氧气也不足,所以养殖的鱼、虾就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病害,产量和效益一年不如一年。”为了增加效益,徐成德在县渔业技术部门的引导下,从太湖引进青虾原种,来提高虾的品质和青虾的效益。然而,由于是老鱼塘,之前的问题依旧存在。徐成德在我县渔业专家的介绍下,去年投资了6万多元对68亩鱼塘进行改造。徐成德说,改造后养殖成本有了明显减少。“鱼塘的面积和深度有了增大和加深,所以氧气供应量比较足,这样一来增氧机的用电量就节约了不少。以前高峰期时,68亩鱼塘每个月的电费需要上千元。现在最多也只有300多元。”而随着青虾患病率的下降,每亩50多元的生物剂也免了。
去年由于天气原因,冬季青虾的产量普遍偏低,甚至有些养殖户出现了零产量的现象。徐成德由于进行了标准化鱼塘改造,又增加了底部增氧机,每亩产量在25公斤,平均每公斤的批发价在70元。据悉,今年姚庄镇青虾养殖户将在青虾塘里套养菜花鱼,以此增加效益。
张方明是姚庄镇渔民村村民,从事六塔鳖的营销已近5年。“最近,我每天都要从养殖户那里收购500公斤六塔鳖,送往上海、苏州等地的各大酒店。”张方明说,等到春节时,水产品还要畅销。据县渔业专家分析,姚庄镇水产品热销的原因,除了占据有利地理位置外,和2007年开始的标准化鱼塘改造和底部增氧技术的运用是分不开的。该村养殖户项建军养殖了11亩六塔鳖,2009年完成了标准化鱼塘的改造,并全部安装了底部增氧装置,不仅改善了六塔鳖的质量,也增加了六塔鳖的产量。
据悉,渔民村共有六塔鳖养殖面积586亩、养殖户56户,甲鱼塘全部套养了黄颡鱼(汪刺鱼)。2009年,有100亩甲鱼塘使用了底部增氧技术,今年该技术有望得到进一步推广。据县水产技术推广站站长陆立刚介绍,我县水产业发展得如此迅速的原因有三个:其一,近年来我县标准化鱼塘改造力度大。通过改造,鱼塘生产设施条件得到改善;其二,水体容量增加,养殖的水产品品质提升;其三,新技术、新产品、新品种的推广,使养殖户收入明显增加。“我县从2007年开始实施标准化鱼塘改造以来,财政投入已达1600多万元,改造面积2.5万多亩,推广底部增氧技术面积1180多亩。县渔业部门每年还推广新品种2种到3种,使养殖户的经济效益进一步提升。”陆立刚说。
据统计,2009年,全县水产品养殖面积为7.56万亩,水产品总产量达到2.77万吨,比2008年增加600吨;产值6.26亿元,同比增加4000万元。
发表评论 |
咨询:0779-2029779
随时,随地,伴你身边!
图文推荐
最新综合新闻
今日要闻
热点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