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颡似嗜子宫线虫病
此病又叫"瞎眼病"。是由一种似嗜子宫线虫的雌虫引起的鱼病。 虫体粗壮,呈血红色,体两端钝圆,体中稍粗,体表布满不规则排列的透明疣突。发育成熟的雌虫子宫充满活动的幼虫。繁殖方法与嗜子宫线虫相似。雌虫体长20-40毫米,中间宿主是台湾剑水蚤,每年4-6月繁殖。幼虫能在水中自由生活4天,悬浮于水上层,黄颡鱼吞食阳性台湾剑水蚤而被感染。每年9-10月雌虫由腹腔迁至眼窝中定居下来,发育成熟,寿命为1年。病鱼眼眶四周发炎充血,虫体不断长大,导致眼球突出,以每年4-5月鱼体病症为最明显。
对红肿、突眼的病鱼,先剪开眼周外的肌肉组织,逐渐向眼窝剖进去,如有线虫,就可见虫体盘曲在眼窝内,有时数条缠绕在一起。此病主要流行于长江中游一带地区,除危害黄颡鱼外,长吻、粗唇也常患此病。
防治方法:
因此病常在水库等大水面发生,尚无有效控制方法。
鲤嗜子宫线虫病 鲤嗜子宫线虫病又叫红线虫病,是由鲤嗜子宫线虫引起的体表寄生虫病。 对鱼危害的主要是雌虫。虫体盘曲在鲤鱼鳞片下的鳞囊内,虫体长10-13.5厘米,呈圆筒形,活体为血红色。雌虫寄生在鱼的腹腔和鳔中,个体很小,乳白色。幼虫寄生在剑水蚤体内,鲤鱼吞食阳性剑水蚤而感染,幼虫通过肠壁而钻到鲤鱼腹腔中生长发育。雌、雄虫在腹腔或鳔中成熟交配,雌鱼迁移到鳞下寄生。雌虫在鳞片下吸取鱼的营养,发育长大,并破坏皮下组织,使鳞囊胀大,鳞外松散,竖起,有时导致鳞片脱落,周围组织又由于虫体活动损伤,引起肌肉发炎,继续感染水霉和细菌,严重时会造成死亡。此病在长江流域、华北、东北地区均有流行,主要危害2龄以上的大鲤鱼。 对鱼危害的主要是鲫嗜子宫线虫的雌虫,它寄生于鲫鱼尾鳍条的间膜内,偶而也有寄生在背鳍和臀鳍上。虫体为血红色, 体表布满排列不规则、透明的疣突,体长22-50毫米,比鲤嗜子宫线虫短。雄虫很小,寄生在腹腔和鳔内,生活史与鲤嗜子宫线虫相似,中间宿主也是一些剑水蚤。 防治方法: |
泛塘 泛塘是池塘水中的溶解氧不足,引起死鱼的一种现象。 要求每升水中含溶解氧5毫克以上,如果低于1毫克,鱼就要浮头,甚至发生死亡。引起池塘水中缺氧的原因主要有: 防治方法: |
鲤长棘吻虫病 此病是由鲤长棘吻虫寄生在鱼肠道中而引起的鱼病。虫体短柱状, 身体后端1/3处最宽大。吻部细长,具吻钩12行,每行有20-22个,前端的钩大于后端的钩。颈部短。此病原通常寄生在前肠,数量多时可廷至全肠。少量感染除局部病灶部位有炎症外,一般不显症状;大量感染时,虫数有数十个至百余个,虫体聚集成簇,有的甚至穿透肠壁。大量寄生能使肠道堵塞,病鱼丧失食欲,鱼体消瘦,出现贫血现象,逐渐死亡。进一步诊断方法是,剪开肠壁,括下肠粘液,用玻片压片,在解剖镜下观察虫体并统计其数量。 防治方法: |
球虫病 球虫病是由艾美虫引起的鱼病。虫体卵囊为球形,成熟的卵囊内有4个孢子, 每具孢子内有2个孢子体。艾美虫主要寄生在鱼的肠道,严重时,肝、胆囊、肾等也有出现。主要危害1龄以上的青鱼,尤以江、浙一带饲养青鱼地区流行此病甚广。此寄生虫少量感染鱼体,不显症状,一旦严重感染,病鱼鳃瓣苍白色,腹部肿大,体色发黑,食欲不振,游动缓慢,渐渐死亡。剖开病鱼腹部,剪开肠道,前肠肠壁上有许多白色小结疖,肠管特别粗大,要比正常的大2-3倍。严重时肠道溃烂穿孔,肠外壁也可形成结疖状病灶。在显微镜下观察这些小结疖,即可看到是由艾美虫的卵囊群体集成。 防治方法: |
发表评论 |
咨询:0779-2029779
随时,随地,伴你身边!
图文推荐
最新病害动态
今日要闻
热点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