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 蓝田投资2330万元 农业部批准 科教研旅游一体 鲇鱼保护区开建
继蓝田玉获得国家地理保护之后,投资2330万元、占地5009公顷的陕西辋川鲇鱼种质资源保护区,昨日获得农业部批准,将用10年时间建成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
鲇,俗名鲶鱼、绵鱼,是一种生长快,体形较大的重要经济鱼类。鲇肌肉中富含粗蛋白,其18种氨基酸含量与中华鳖、鳜鱼等基本一致,明显高于其它鱼类。蓝田辋川一带是我国特有的山区支流类型鲇鱼天然集中分布区域,物种资源丰富,资源量较大。
去年的一次调查结果为:目前保护区的鲇鱼资源数量大约有2.3-3.7万尾,生物量约6900-11000 公斤,在此建立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重点是保护海拔多在600-1100 米鲇鱼种群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保护具有秦岭独特品格的种质资源。农业部批复里划定的保护区范围为,蓝田县境内灞河流域的辋川河及其上源河段,行政区划包括葛牌镇、玉川乡和辋川乡,以及小寨乡、蓝桥乡和蓝关镇的极少部分。
到2020年,将建成配套齐全、管理规范、科研基础雄厚、保护对象和栖息地保护效果明显的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自然保护区,成为生态保护、科研、教学、生态旅游的胜地。据悉,保护区的核心区3507.公顷,主要开展产卵场所保护、越冬场所保护、洄游通道保护,实施禁鱼制度,每年4月6日-8月31日为核心区特别保护期。1501公顷的实验区,则主要开展种质资源保护研究、建立种质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生态示范基地。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