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 2009年对于黄沙水产市场来说,“是不平凡的一年”。作为黄沙市场发展历程的见证者,刘业强副场长如是概括。一年内,数度传出黄沙市场因脏乱差等原因被勒令搬迁。风起云涌一段时间后,又以“两期整改”的承诺换来继续生存下去的可能。
而业内盛传,黄沙水产市场搬迁,表面上看是整治脏乱差,实际上却存在着广州几大水产市场为争抢档主明争暗斗的嫌疑。这并非没有根据,就当某网站在2009年岁末再度传出黄沙市场二期整改搁浅,依旧难逃搬迁命运之时,番禺洛溪的街边已经开始迎风飘扬起“五湖四海水产交易中心”(以下简称“五湖四海”)的宣传大旗。
“我们要让‘五湖四海水产价格’成为广东水产价格的标杆。”“五湖四海”的马经理信心满满地说。
在“广东水产价格看广州,广州水产价格看‘黄沙’”的现有格局下,“五湖四海”来势汹汹。这个对外宣称“南中国最大、最先进的专业水产品交易市场”,仿佛从一开始就打算使出浑身解数,与对手一决高下。
政府支持VS面临整改
黄沙市场被列入调整规划地区,此后经营方投入超过500万元用于环境整改;同时,“五湖四海”强势登场。
2009年7月7日,让刘业强记忆深刻。“就是从那一天起,开始传出‘黄沙’搬迁的消息”。由于经营环境脏乱差以及物流环节对市场周边道路破坏严重等老大难问题,黄沙水产市场被列入广州市政府修编、调整规划的四大重点地区之一。
黄沙市场陈智勇场长曾公开表达对搬迁的看法,“很可惜,很心痛,很不舍”。广大的“黄沙”档主,也在第一时间对媒体表达不愿搬迁的意愿:“我们担心搬迁之后人气流失影响生意。”
而黄沙市场附近的居民则拍手称快,曾有居民对媒体表示:“早就该搬了,太吵了,影响周边环境。”随后,一波三折:去年8月,有消息称黄沙的档主开始转向其他市场;9月,又爆出黄沙改建渔人码头;到了12月初,有消息称市场不搬并原地分两期整改升级。
近日,记者走访黄沙市场时发现,经营环境已经有所改善,但是脏乱差现象未根本改观。刘业强告诉记者,市场已经按照计划启动升级整改。据透露,这几年,黄沙市场在硬件设施方面投入不少于500万元,主要用于市场内路面、绿化建设。下一步将加大投入,对市场周边路面进行改造。刘业强还透露,近期将由多宝街牵头,以市场周边几大经营实体为主体成立管委会,协调解决好经营环境问题。
正当黄沙市场为整改问题困扰的时候,另一个大型水产交易中心——五湖四海水产交易中心已在番禺落成。“五湖四海”可谓“来势汹汹”:政府重点支持、南中国首席采购平台、南中国最大的一站式专业市场联合交易所……负责市场前期运作的马经理对记者说,“我们要打造‘五湖四海水产价格’,并让它成为广东水产价格的标杆。”
对于“五湖四海的”强势登陆,“我们不想做太多评价。”黄沙水产市场林良智副场长说,“他们宣称的还只是理论上的假设,实际操作中能否达到预期,很难说。”刘业强同时也向记者透露,“黄沙”正在按照交易、餐饮、娱乐、旅游的大方向发展,“我们最近一直在做水产品深加工项目,目前的招商工作已经做得差不多了。而且正在调研,打算建立水产品在线交易平台。”
种种迹象表明,一场新、旧水产市场之间的角力已经剑拔弩张。
现代化平台VS“老字号”
一个是现代化交易中心,一个是声名远播的“老字号”。双方为了争取业户,在人气、租金、配套设施等方面展开争夺。
黄沙市场集中了大批龙头业户,多年逐步形成了“广州水产价格”和全国海产活鲜价格风向标,对关系民生的水产品正常供应与价格稳定起着重要作用。在黄沙市场搬迁消息传出后,陈智勇曾对媒体表示,市场的搬迁将对广州乃至全国水产市场形成冲击。
据介绍,黄沙水产市场产品种类占全国的60%,活鲜交易量居全国第一。陈智勇认为,市场搬迁对目前市场的人气会造成严重冲击,市场内的档主可能四分五裂,引发恶性竞争,从而造成资源浪费,维持广州水产品价格也无从谈起。
数度传出搬迁的消息让众多与黄沙命运息息相关的人绷紧了神经。黄沙就地整改,市场内的档主静观其变,没有了行政搬迁令的近忧。但随着“五湖四海”的建立,却带来了市场竞争的远虑。广州水产市场格局或将改变原来“黄沙”一枝独秀的局面。
“我们的规模和相关配套设施都不是黄沙市场能比的。”“五湖四海”负责人沈经理对记者说,该市场273个档口已经基本租完,并预备于1月25号正式对外营业。“我们对进场业户有严格的准入制度”,目前“五湖四海”主要面向行业内有一定影响力的大业户,对于那些自养自销的业户进场控制比较严格,“主要为了控制好市场经营,以免出现价格战。”
而对于黄沙的业户,沈经理抛出橄榄枝:“我们一律不设限,而且他们在租金、保证金上都可以享受到优惠措施。”据知情人士透露,“五湖四海”专门和很多黄沙市场内的大户单独接洽,给出优惠条件,吸引他们搬迁。
双雄并立VS势不两立
广州水产品市场存在布局不合理等诸多问题,从分散向集中,传统市场向现代市场转变是必然趋势。
广东商业流通研究所所长王先庆认为,对黄沙水产市场这样的“广州品牌”,不能轻易决定对其拆迁,否则可能使其元气大伤。一定要在重视“黄沙”品牌的基础上对市场去向作决定。
广州水产品交易市场目前正面临着发展瓶颈,存在布局不合理、恶性竞争及行业管理不到位等问题。据统计,泛珠三角每年水产品需求量为2700万吨,每年交易额高达2000亿元,但是,广州一直没有一个集水产、海味、冻品等功能于一体的专业综合市场。包括泛珠三角在内的一些销售商只能到旧城区进货,交通极其不便,既增加了成本,又浪费了时间。而且广州略有规模的水产、海味、冻品等专业市场产品也不齐全,海鲜、河鲜、冰鲜、塘鱼、干货等各有侧重。这样给进货商带来了不少麻烦,尤其是经营各种水产品的经销商和一些大酒楼,把货拿齐通常要辗转几大市场,费力、费时还费钱。
广东省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会长邓家焯分析,全省水产品的产量达到700万吨,有60%的水产品是场外交易。未来广东水产品市场的建设将由分散交易向集中交易转变,一些规模小、竞争力不强的市场将被淘汰,现代服务功能强的市场将异军突起。
在黄沙经营多年大闸蟹的档主对记者说:“‘五湖四海’受到政府重视,租金也不高,搬迁过去是早晚的事,我们现在担心的就是人气,所以还在观察。”黄沙市场式微态势慢慢显现,搬迁与否或许已不是关键,如何改善环境、改良服务管理、提高吸引力,才是最大问题。
邓家焯认为,水产专业市场选址要具备四个条件:首先是大交通;其次,有庞大的消费点做支撑;第三,周边的小交通比较顺;第四,靠近江河。从广州十大区域来看,具备上述条件的只有番禺。“五湖四海”的建立对原有水产市场格局带来冲击,传统市场向现代市场转变更是必然趋势。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