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 位于福建省连江县黄岐半岛的官坞村,是全国最大的海带养殖基地、加工基地、育苗基地。为官坞村戴上“海带第一村”桂冠的,就是这个村的党委书记林哲龙。
1978年,林哲龙退伍回乡。在部队养成读书看报习惯和练就敢闯敢打精神的他,暗下决心要改变村里的贫穷面貌。
1980年,林哲龙组织6名同村青年承包10多亩海域养殖海带,第二年他们每人赚了1000多元。“当时,这个收入等于村民人均年收入的12倍。”林哲龙说。
1984年,林哲龙被村民推选为当家人,他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把全村原有600多户单打独干的农户重新组合为53个联合体,合力拓展海带养殖业。
然而,初尝联合甜头的村民很快遭遇到一场严重危机。1988年冬,官坞村的海带苗如常下海,但那个冬天的气温明显比往年高,喜冷的海带苗在温暖的海水中被“闷”烂了根。“村民们把过去几年赚的钱全都投进去了,要是没有收成,全村的人又会返贫。”林哲龙回忆,与村两委干部商议后,为了与时间赛跑,他大胆提议,用飞机从山东空运一批海带苗,分发给村民及时补种。
“空运海带苗从来都没有过,使生产投入增加了近一倍,但全国沿海普遍受‘暖冬’影响,海带产量大降,一公斤的海带卖出了两元多的高价,是过去的两倍多,官坞村的海带当年效益顶过去两年。”林哲龙说。
从此,官坞村海带养殖规模越做越大。当海带产量翻番增长之时,海带价格却在市场面前低下了头。卖原料的农业“没钱图”,林哲龙在1995年又一次大胆尝试,以村委会名义创办了官坞海洋开发有限公司,发展海带加工产业。
林哲龙说:“过去,每到海带收获季节,村民最担心的是天气。从海里打上来的海带要是遇到连续阴雨天气,不能得到及时晾晒,就容易变质。发展海带加工产业很大程度上也让海带养殖摆脱了靠天吃饭的被动局面。”
同样是一公斤的海带,经过加工后,产值就增加了3—5倍。过去用来换地瓜饼的海带,经过加工后,正式打进国际市场换回了大把的美金。
1997年,席卷世界的东南亚金融危机给官坞海带的出口以沉重一击。“当时,占总产量60%的出口海带一下子找不到市场了。”林哲龙说,“面对危机,深刻反思,我们的产品品质不高才是难以在更广阔国际市场有进步的关键原因。”
向高科技求进步。1997年,林哲龙带头创立育苗集团公司,先后与中科院海洋研究所、上海水产学院、福建农科院等10多家科研院所“攀亲”、挂钩,自主培育“连杂”系列高产优质的海带品种,不仅使单棵成熟海带由过去1公斤左右增重到了5公斤,也彻底打破了海带“北培南种”的养殖和育苗格局。
近年来,官坞村海带养殖面积持续扩大,产量迅猛提升,但海域面积是有限的。林哲龙带领村民同样依靠科技的力量,攻克深水位养殖作业技术难关,逐步向20—30米的深海区推进,有效扩展了海带养殖区,提高了海区利用率。
如今,村民人口3350人、外来务工者2000多人的官坞村海带养殖面积达10万亩,年总产值2.5亿元。村办企业70%股份为村民享有,80%的村民家庭年收入在5万元以上,60%在10万元以上。2005年以来,官坞村实施了村民及外来务工者子女享受免费义务教育、村民医保等一揽子福利措施。
看到已经富裕起来的官坞村,林哲龙给村两委全体人员定下了一条“铁律”:当村干部务必清白,甘愿奉献。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