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 鱼作为吉祥图案,其历史之长,远远超出了我们的想象。除了最着名的西安半坡村仰韶文化彩陶人面鱼纹盆,河南阎村新石器时代的“鹤鱼石斧图”彩陶罐、陕西宝鸡北首岭遗址彩陶壶上的鸟啄鱼纹、西周青铜器上的鸟鱼纹都很有特色。此后,秦汉瓦当上的鸟衔鱼纹、晋代和明代砖刻上的鸟衔鱼纹,以及隋唐以来丝织物上的大量鱼类图案。称得上蔚为大观。中华文明发源于黄河、长江流域,许多先民近水而居,鱼是他们不可缺少的食物来源。在频繁的捕鱼、食鱼过程中,人们对鱼习性的了解转化为信鱼、拜鱼。
自然界中的鱼繁殖能力极强,古人往往借鱼来祈求生殖的力量,孔子生子伯鱼,鲁昭公赠礼鲤鱼,孔子又名其子“孔鲤”就应了这个典故。所谓“鱼水之欢”、“鱼雁传书”都有这个意味。民间剪纸以“双鱼图”、“鱼莲图”作为结婚时的喜花,以表达青年男女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夫妇和好亦称“鱼水合欢”。在许多神话中鱼是以水神形象出现的。除了孔子故里曲阜人迄今禁用鲤鱼,称之“红鱼”外。唐代皇帝因为姓李,便取“鲤”谐音,用作皇家标志,大臣佩“鱼袋”、执“鱼符”,皆为鲤鱼形。 食用更是不可能的。
鱼做为吉祥物,除指一般意义的鱼外,又常特指金鱼和鲤鱼。“金玉满堂”即绘数尾金鱼嬉戏图像。金鱼是中国人繁育的特有观赏鱼,而鲤鱼则可能是中国内河中体形较大的鱼类,所以被古人附会了不少神秘色彩,《太平广记》:“龙门山……黄河自中流下,两岸不通车马。
每岁季春,有黄鲤鱼,自海及渚川,争来赴之。一岁中,天火自后烧其尾,乃化为龙矣。”因此“鱼跃龙门”为仕途得意、飞黄腾达的祝福语。现今,民间更注重谐音达意的“鱼”、“余”谐音,“宝贵有余”、“连年有余”、“吉庆有余”等等,都是这种平凡、祥和、美满追求的体现。
因为“金鱼”与“金玉”谐音,所以画着数尾金鱼在缸中游动的图案叫“金玉满堂”。 另一种版本是水塘中有一群金鱼,塘边站着一个贵妇与两个孩子以及她的丫环。谐的是“金鱼满塘”。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