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 真正的国标渔药已经用的很少了,很多都转向微生态制剂。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微生态制剂的存在是对渔药的补充。两者应该联手,共同解决养殖户遇到的问题。
记者:据了解,您很早就进入了这个行业。您也见证了渔药企业的大起大落,您认为当前的渔药企业处于一个什么样的发展时期?
黄志斌:随着GMP标准的实施,这个行业逐渐得到了规范。从企业来说,渔药企业已进入规范有序经营管理阶段。产品的包装袋、说明书、使用管理手册等都得到了极大的改变,越来越规范。而养殖户滥用药物的现象也得到了遏制,在药品的使用上也呈现出理性趋势。大多数养殖户都会根据产品的说明书用药,用法、用量得到了规范,这是最大的进步。
同时这几年,在华南市场上出现了一大批微生态制剂企业,尤其是广东湛江地区在这几年冒出了上百家。从产品角度来说,大多数微生态制剂呈无序混乱管理与使用状态。
记者:经过这几年的发展,华南市场上的微生态制剂企业异军突起,形成了与渔药企业相抗衡的局面,您如何看待微生态制剂企业的发展?
黄志斌:规范的微生态制剂企业的存在可以说是对渔药企业的补充,但是由于发展时间太短,其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首先,标准不规范。每个企业都在做自己的标准,各个地区的管理尺度也不一样,造成全国水质改良剂标准比原来兽药还要多,还要乱。甚至在一些地方区政府技术监督局都可以审批标准。其次就是水质改良剂市场的问题,一些厂家把原来属于兽药类的产品改变成为水质改良剂,比如把消毒剂二溴海因、二氧化氯等这些本来是属于化学消毒药转为水质改良剂。再次,水质改良剂的质量良莠不齐,这会对我们国家今后的水生态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需要引起相关部门的关注。
记者:在您看来,微生态制剂企业和渔药企业的发展方向,未来市场如何定位?
黄志斌:现在很多渔药企业都在困惑,原来花费很大的人力、物力通过GMP,但从目前的发展势头来看,市场占有率现在也比不过微生态制剂企业。只能说,水质改良剂对渔药市场的冲击很大。
未来的话,我觉得渔药企业和微生态制剂企业应该联手,共同解决养殖户遇到的问题。没有水质改良剂,靠化学药物去控制病害也是不可能的。如果单纯靠水质改良剂,那么在病害出现的时候也照样解决不了问题。所以我觉得这两个今后肯定是一个互补。比如说对付链球菌,到最后还是要靠消毒加内服药和水质改良剂共同解决。
罗非鱼链球菌爆发的原因复杂,水环境恶化是最主要的原因,当然其他的还可能牵扯到种苗和饲料的质量问题。
记者:今年罗非鱼疾病爆发的特别厉害,据您了解,以前有过类似的病例吗?
黄志斌:这个病情其实早在2003、2004年就已经显现,最早在广东地区的珠海被发现,而在福建漳州一带早几年就发生过。
记者:以您看来,造成罗非鱼链球菌大面积爆发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黄志斌:罗非鱼的链球菌今年爆发的特别严重。水环境的恶化是最主要的原因,当然其他的还可能牵扯到种苗和饲料的质量问题。特别是罗非鱼对劣质饲料的消化和吸收能力比较弱,大多饲料投入进去没有被吸收。这些没有被吸收的饲料在池塘里面常年累积,从而滋生病菌。
另外从我们广东本地看,链球菌应该和罗非鱼的品系有极大的关系。比较来说,奥尼的发病相对少一些。同时也跟天气有一些关系。今年天气持续高温,控制起来难度比较大。至于最主要的原因目前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罗非鱼疾病还是要从养殖技术来克服。比如说养殖密度、管理方法等。如果等疾病发生了,再用药物就很难控制。
记者:应该来说,罗非鱼疾病明年在海南还是会爆发,对于养殖户您有哪些建议?
黄志斌:对于罗非鱼病害的防治,我们建议在药物方面,在消毒的基础上,配合使用国标磺胺类,氟苯尼考的药物,可以起到一定的控制作用。同时也可以使用一些水质改良剂,由于这几年水环境污染特别严重,池塘中的很多毒素都是长期累积,这个时候就需要一些水体解毒剂进行解毒,比如说池塘解毒宝或水体解毒安等。
罗非鱼疾病还是要从养殖技术来克服。比如说养殖密度、管理方法等。如果疾病发生了,再用药物就很难控制。
记者:对罗非鱼链球菌的防治,您有何建议?
黄志斌:针对罗非鱼链球菌,我们建议在药物方面以使用水体消毒剂二氧化氯为主如鱼菌清1号、2号;另外配合使用链球菌特效内服药物如立停等。我认为罗非鱼的链球菌防治单纯除了内服药以外,还要从水质的改良角度去加强。比如说使用池塘解毒宝或水体解毒安等。另外一个就是在饲料里面增加一些营养性的物质,例如维生素C、多维这些营养成份。
记者:据了解,在广西地区养殖户开始注射疫苗,实验厂这边有针对罗非鱼链球菌方面的疫苗吗?现在进行到哪个阶段了?
黄志斌:现在还处于临床试验阶段。从理论上来说,研制罗非鱼链球菌疫苗的难度不是很大,可以做成细菌灭活疫苗,关键是申报的材料、手续需要一段时间。
养殖户渴望技术,企业也意识到了“服务”是发展的必由之路,但其服务方式需要各个企业因地制宜。
记者:渔经和利洋都在做直销,对于这种“终端式”的营销方式您是如何看待的呢?
黄志斌:从我们在市场上的了解,养殖户对技术的渴望是相当强烈的。他们需要真正懂技术的人员深入到鱼塘,指导他们如何去预防病害以及病害出现的时候合理用药。不管是利洋还是渔经,如能抓住了养殖户的核心需求,都会得到他们的认可。
记者:基于行业当前的发展趋势,实验厂下一步的发展思路如何?
黄志斌:由于珠江水产研究所是农业部下属的一个国家级研究所,研究所重点关注水产养殖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技术需求。而珠江水产研究所水产药物实验厂作为珠江水产研究所的水产病害研究、水产药物成果转化和应用推广的基地,应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药厂更关注的是对行业的带动作用,更关注的是现代养殖业的技术和产品需求。我们下一步准备以广东省渔业生产力促进中心为基础,构建一支真正的水产技术服务队伍。从投入品的方面来说,包括种苗、饲料和药物,在全国范围内筛选出有实力的苗场、饲料和药品企业推荐给相关的养殖户和养殖场。二是借助于生产力促进中心服务队伍,把目前一些养殖已经比较成熟的技术方案、养殖模式(早期、中期如何管理以及注意事项等)推荐给养殖户,跟养殖户建立长期的技术合作关系。
同时,我们也准备建立养殖示范小区。养殖示范小区前期以提供优质产品为主,后期重点提供健康可持续新养殖技术,把如何防病的技术卖给养殖户,帮助养殖户减少每年因病害造成的损失,真正取得社会效益。按照这种形式慢慢发展,企业所销售的药品会慢慢减少,但技术服务可能会成为主要需求。
我们一直坚持质量优先,产品始终走高端路线;我们创造了三个“第一”;我们下一步打算重点研究无公害型的杀虫剂。
记者:众所周知珠江水产研究所作为渔药行业的“老大哥”,在华南乃至全国市场,都有很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以您看来,珠江所是如何确保自己的稳步发展?
黄志斌:凡是从事水产的人都知道,药品行业的问题比较多。在这么多问题中,产品质量问题始终居于首位。从1994年1月份成立以来,珠江所药厂也有15年的历史。在这15年中,我们一直坚持质量优先,产品始终走高端路线。即使在环境恶劣的情况下,我们也是稳步发展。这主要基于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坚持产品质量,得到广大用户的认可。所以客户一直都比较稳定。二是适时地进行产品的更新换代,在这方面我们起到了“领头羊”的作用。比如说水质改良剂,珠江所很早就做了微生态制剂。还有基于这几年池塘水生态环境的污染,珠江所提出了池塘水体解毒理念。
记者:珠江所在产品创新方面占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那么珠江所近几年在这方面有哪些突破呢?
黄志斌:在产品研发方面,珠江所有几个特色。我们创造了三个“第一”。一是内服药,这个在全国来说应该是做得最好的。比如磺胺类药品和氟哌酸都是珠江所最早作为渔用药物开发出来的,据市场统计,珠江所的内服药90年代在市场上的占有率达到50%以上。二是,就是前面提到的池塘解毒剂。另外我们率先开发了将中药大黄提取液作为鱼虾特别是名贵品种如鳜鱼病害防控药物。这些产品深受养殖户的欢迎。至于杀虫剂方面,由于目前杀虫剂在国内市场上使用不是很规范,考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可能会很大,所以珠江所在这方面的量很少。
同时我们也将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新的突破:一、由于目前市场上对杀虫剂这类产品需求量比较大,下一步打算重点研发无公害型的杀虫剂;二、研发微量化,标准化的中草药制剂和微生态制剂;三、主攻水产疫苗、免疫增强剂等生物制剂。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